重复建设,而是保障民众基本生活条件的公共产品。当前正是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期,对于那些条件成熟、“迟早都要建”的重大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起来。
“几年前,我在西南一个省份考察时,跟当地百姓承诺,一定要把当地人期盼多年的水利工程建起来。结果旁边就有人嘀咕:已经不止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说过同样的话了,不知这次能不能兑现?”李克强说。
他随即加重语气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启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可以拉动有效投资,促进稳增长,从根本上讲,也利于民生,是服务百姓的“民心工程”。
说到这里,总理对同行的一位金融机构负责人说:“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这是你们应该做的事!”
这位负责人立刻回答:“我们坚决贯彻落实,请总理放心!”
工程管理
“五条龙”治水不要争来争去
谈到如何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总理强调,还是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
“水利工程建设不能光靠政府,还要发挥市场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PPP、BOT、TOT等投融资模式,更多调动社会资金的力量。”他说,“这方面,各地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要积极复制推广。要用‘改革’破解千年‘治水’的难题。”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从‘大禹治水’开始,中国文明史几乎就是一部治水的历史。”李克强说,“新中国的水利工作对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但目前,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
李克强说,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需要“水”作为支撑。各个部门要“形成一个拳头”,认真履责,协同作战。
“你们五个相关部委建立了一个联席会议制度,这应该肯定。”他说,“‘五龙’治水,为的是同一片‘天’,这个‘天’就是老百姓!我们都是靠‘天’生存,五条龙不要争来争去,只有统一标准、团结协作,治水才能真正见到大成效!”
■ 现场
两桶水见证农村乡亲喝上“放心水”
24日在水利部,李克强总理面前,摆放着对比鲜明的两桶水:一桶污浊浑黄,一桶干净清澈。24日,水利部有关负责人以这两桶水,向总理展示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的成效。
“这就是改造前老百姓喝的水吧?”李克强指着那桶“黄汤水”问。
有关负责人回应,过去,因为浅层地下水污染,湖南益阳中鱼口乡的民众只能喝这样铁锰超标30倍的污染水,而现在,经过农村饮水安全改造,乡亲们已经喝上了“放心水”。
让农村百姓都能喝上干净水、放心水,一直是李克强总理牵挂于心的问题。今年3月,他向两会代表委员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承诺,今年要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年终将近时刻,他专程来到水利部,现场“督战”,确保饮水安全任务如期完成。
李克强说:“饮水安全是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