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水文化 >> 浏览文章
抗洪精神与水文化
时间: 2010年02月26日  来源:长江出版社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1998年的夏季,在长江流域,在东北的松嫩平原,我国人民与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大较量,其声势,气壮山河,可歌可泣;其成就,胜利辉煌,环宇称颂。就是在战胜这场大洪水的过程中,抗洪军民展示出了一种崇高的抗洪精神。江泽民总书记把这种伟大抗洪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这里仅就伟大的抗洪精神与我国水文化谈点认识。

 

一、抗洪精神是中国水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

 

水文化是人们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水精神或者说水利精神,它是水给人们的某种启示、感悟或体验,或者说是人们赋给水的某种灵气。其实质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优秀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也是人们在与水打交道的实践中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水精神是水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而抗洪精神正是水精神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1998年我国人民在战胜历史罕见洪水中表现出的伟大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水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

 

水文化是亿万人民群众在与水打交道中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1998年的抗洪斗争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创造水文化的主体作用。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人民群众是夺取抗洪抢险胜利的主力军和真正英雄……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发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优良传统,无私地大力支持第一线军民。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系着红领巾的孩子,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到各级干部,十二亿人民团结得像一个人。中国大地上涌动起全民族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澎湃热潮,展现出全民族万众一心战胜洪涝灾害的壮丽画卷。”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伟大的抗洪精神是亿万人民群众在当今中国大地上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还应看到,伟大抗洪精神处处充满着水的底蕴。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包含有水的接川纳溪、兼容并蓄的凝聚力;“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中包含有水的大江东去、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中包含有水滴石穿、以柔克刚的坚定意志。因此,我们说伟大抗洪精神闪烁着水文化的灿烂光芒。伟大的抗洪精神是中国水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二、中华民族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水文化

 

中国水文化积千年之精华,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历史上自有与洪水搏斗,就有抗洪精神。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抗洪精神。在东方文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大禹征服洪水抗洪精神。传说中讲:大禹治服洪水时曾在茅山召开群神大会,并率众神将治服水妖,平定洪水。这种抗洪精神的文化底蕴是“天人合一”、“神人合一”、“人定胜天”。这是中国水文化在原始社会晚期的表现。

 

我国人民有着光荣的治水传统和抗洪精神,因而形成了历史悠久的中国水文化。从共工“雍防百川”到大禹“开掘九川”;从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到刘彻指挥堵复瓠子决口;从潘季训治理黄、淮、运,到近代的李仪祉水利报国。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体现抗洪精神的代表人物,也是创造和传播中国水文化的代表人物。但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在罕见的洪水灾害面前充分展示出当家作主的精神风貌,才能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才能集中展示出一种继往开来的伟大抗洪精神。

 

1998年的大洪水,牵动了国内外亿万人民群众的心,调动了干军万马,摆开了广阔的战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对抗洪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由江泽民总书记高屋建瓴地作了全面而科学的概括和准确的表述。这在中国的水利史和文化史上还是第一次,是对历代抗洪精神,特别是1998年抗洪精神的总结,又是今后抗御洪水和战胜各种困难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新发展,也是集中体现了中国水文化的新发展。

 

三、弘扬伟大抗洪精神,把水文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水文化研究在社会上提出的时间比较晚,起步较迟。水文化研究提出后尽管很快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也有不少水文化爱好者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做了不少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来说,目前还未真正起步。研究的目标、课题、方法都不甚清楚,尚无专门的研究人员和机构,更无通畅的资金渠道。在此情况下,也就很难拿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水利事业的有效成果。这种情况,反映出水文化研究的社会环境还未真正形成,目前仍然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为了把水文化的研究引向深入,我们建议以宣传伟大抗洪精神为契机,开创水文化研究工作的新局面。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以伟大抗洪精神为动力,发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把水文化的研究坚持下去,开展起来。

 

第二,把学习、宣传抗洪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大主题。江泽民总书记说,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最好教材,要用它来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人民、教育青少年。”江泽民总书记还说:“世世代代都要继承和弘扬这些精神,激励我们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这就是说,弘扬抗洪精神不是一时的事,也不是某些部门和某一行业的事,而是全社会应该坚持不懈继承和弘扬的大事。因此,我们应该把宣传抗洪精神同宣传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创业精神一样地进行宣传;像宣传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一样宣传抗洪中的英雄人物,宣传在抗洪精神鼓舞下创造光辉业绩的各类先进人物,使伟大抗洪精神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应抓住抗洪精神深刻的水文化内涵、抗洪精神巨大的社会意义、抗洪精神深厚的历史基垫和文化底蕴等重要问题,深入地开展水文化的研究。

 

第三,把水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水文化事业,加强水文化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水文化的研究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于推动水利事业的前进,服务于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和生活质量。

 

第四,呼吁有关领导重视水文化的研究,把这项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和计划中,安排一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确保水文化的研究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我们提出开展水文化研究,是试图在人、水、社会、经济、文化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和支撑点。水文化的研究正是要求人们以水为出发点,研究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提高人们对水利基础设施战略地位的认识;同时,又以文化为立足点,探索水理论,认识水贡献,发扬水精神,建立水形象,提高全社会的水意识。通过上述努力,在人们的心目中,在全社会树立起一面鲜艳的“水文化”旗帜,激励人们为发展水利事业,促进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

 

水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她呼唤着人们去开垦、去耕耘、去收获。让我们携手共进,励精图治,使中国水文化这株鲜花在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中盛开,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和祖国经济的振兴增添异彩,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世界水日的由来 下一篇文章:中华雪文化(三)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