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水文化 >> 浏览文章
中华雪文化(二)
时间: 2010年03月01日  来源:长江出版社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除了上述诗作以外,历代诗作中写雪的佳句更是俯拾即是。如:“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唐张元《雪》)以“玉龙”败阵而逃,形容飞雪满天,以“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地,想象瑰丽,比喻生动形象。“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写雪后放晴,阳光初照,白雪覆盖的山头,红光淡淡,一派迷人景象。“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前一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后一句写雪花的质量——轻于柳絮,重于秋霜。再如“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也从不同侧面描摹了雪的形态。“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飘飘洒洒的雪花从天而降,深巷无人,显得十分寂静,白雪覆盖着庭院,银装素裹,显得格外清闲。

塞外、大漠之地奇寒,飘雪的时日较内地为多,且常常是风雪交加,因而描写塞外、大漠雪景的句子在边塞诗中较为多见。如:“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南朝梁范云《效古诗》)“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唐李益《从军北征》)“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唐李昂《从军行》)“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唐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唐岑参《寄语文判官》)。

冬季飘雪,雪后天更寒,因而雪往往成为寒冷的象征。描写雪寒的诗句如:“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怒号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其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句,以夸张的手法,状燕山雪之大、天气之寒,是咏雪的名句。“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谢灵运《岁暮》)以冬夜月雪交辉,寒风凛冽,令人寒意横生。“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唐祖咏《望蓟门》),言北国严冬,幽、并、凉三州寒气逼人,积雪不化,只有高高的旗帜在边疆曙光中飘扬。

“隔牖风凉竹,开门满雪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写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其寒冷亦不言而喻。“竹覆春前雪,花寒劫外香。”(清王士祯《碧云寺》)言春前严寒,雪盖竹林,却有斗寒的鲜花飘香,现喻指在严酷的考验中方显英雄本色。

雪的颜色是洁白的,这种特质,自然容易成为诗人垂青的对象。如:“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晚唐韦庄《菩萨蛮》)形容人肌肤像霜雪一般白皙。“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形容李花之多之白,如同万堆白雪顷刻变成。“江南三月,犹有枝头千点雪。”(宋释仲殊《减字木兰花》)“一路野花开似雪,但闻香气不知名。”(清吴嵩梁《江南道中》)。前后两句都是联形容繁盛的花朵开得似雪一般。“万顷沧江万顷秋,镜上飞雪一双鸥。”(宋董颖《江上》)以雪形容鸥鸟羽毛之白。“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以头上飘雪形容白发横生,人之步入老年。“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唐李白《横江词六首》)“湖青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唐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宋苏轼《望海楼晚景》)都是形容江河湖海之波涛汹涌,如同堆雪一般。

雪是寒冷的象征,因而雪天的热炕,熊熊的炉火,还有烫得热乎乎的烧酒,烤得焦黄香脆的馒头……都会因为雪而显得格外温馨。许多古代文人都喜欢在下雪时饮酒赋诗、纵论家国天下事,故有“烟含紫禁花期近,雪满长安酒价高。”(唐郑谷《辇下冬暮咏怀》)之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白居易《问刘十九》)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诗人盛邀几位好友来家里饮酒叙旧,浮着“绿蚁”的新酒已温好,红泥炉烧得正旺,这温馨的氛围已令人神往,而此时已近傍晚,雪就要纷纷而下,正是饮酒的好时候,主人不禁问客:喝上几杯,以温暖身体,品味悠闲,滋养精神,如何?短短几行诗,写得极其平淡自然却又极富人情味。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记述了宝玉与众姊妹相聚于芦雪庵“割腥啖膻”、饮酒赏雪的情景。小说写道,大家吃了几杯酒之后,酒酣耳热,便联合起来做起咏雪的诗来:“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天机断缟素,海市失鲛绡”……类似这种饮酒赏雪联句之风,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尤以清代为盛。

梅花与雪,共同的特点是洁白,故梅花与白雪经常相提并论,同为高洁的象征。

宋代诗人卢梅坡,写有著名的《雪梅》二首,其一道:“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此诗别开生面,评价了雪与梅的高下,指出梅花应承认没有雪那么洁白,白雪也要承认没有梅花那种清香。

在诗人看来,雪与梅各有千秋,相得益彰,无须争强好胜。冷静下来,各自谦让一步,自然会互见短长。诗人借此称颂的是一种谦虚的美德,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有自知之明。

再看《雪梅》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诗中实写雪虚写梅,并安排了个“第三者”——诗。雪、梅、诗三者缺一不可,有梅花而无白雪映衬则缺乏神韵,有白雪没有诗词则显平淡无味。傍晚,诗人的诗刚刚做成,天上便飘起了雪花,此时,大自然中的二位主角——雪花与梅花共同织成了一幅美景,诗、雪、梅共同营造出美好的情致。

古人喜欢把雪与梅花相提并论,还因为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具有不畏风雪寒冷而怒放的高尚品格。唐丘为《左掖梨花》:“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切莫定,吹向玉阶飞。”诗中先写梅花高洁芳香胜过皎洁的白雪,继而希望和煦的春风将梅花的幽香吹向皇宫的玉阶前,得到君主的赞赏。唐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明年应如律,先发映春台。”深雪覆地,夜中奇寒,万花沉寂,惟梅花屹立,一枝独秀,不能不令人惊叹其早放之奇和傲然之骨。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墙边有数枝梅花,冒着严寒在寂寞的角落独自开放。虽在远处也知道它们不是一堆积雪,因为有幽淡的香气随风飘来。诗中歌咏了梅花不畏寒侵、幽独开放的高洁风度与品格。宋苏轼《红梅》:“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言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南宋陆游《梅花》:“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写梅花不畏风雪严寒,依然开放传香。南宋白玉蟾《早春》:“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写早春刚刚开出的两三朵梅花,映衬在雪地里,显得分外妖娆。元代王冕《白梅》其一:“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以雪中寒梅自喻,表明自己有兼济天下的大志。王冕《白梅》其二:“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写梅花不畏风雪严寒的高洁品质。

不独诗,宋词中也多有表现雪与梅的品性与姿容的佳句。如:“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周邦彦《菩萨蛮•梅雪》),“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晏几道《虞美人》),“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张孝祥《减字木兰花》),“雪后疏梅,时见二三花”(辛弃疾《江神子》)。

除了诗词以外,在赋家和散文家的笔下也有对雪的描绘。如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雪赋》,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假托西汉梁王兔园赏雪,招来了枚乘、邹阳、司马相如三人一起咏雪,各借典故,刻画雪景。谢氏之后,又有唐代的罗隐作《后雪赋》。此赋摹仿谢惠连《雪赋》,同样是虚拟梁王与邹阳、司马相如饮酒对话,但未着意去描写雪景、歌咏雪德,而是借邹阳之口,说出雪“善则善矣,犹有所遗”的另一面——“恶其不择地而下,然后浼洁白之性焉”,深含讽刺意味。指出雪本来具有“莹净之姿,轻明之质”,但它随风飘零,落到污秽之处,势必玷污它的洁白之性。对这黑暗污秽的一面,不能视而不见,甚至隐恶扬善,而应作深入揭露和批判。

明末散文家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湖心亭看雪》,对雪景的描写颇有传神之处。文中说,崇祯五年十二月,杭州西湖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天,初更人静,作者乘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但见“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雪景用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境界全出。清代散文大家姚鼐的《登泰山记》,文中把握时令特点,处处显示出岁暮隆冬时自然景物的凛然冷峻色调,突出了泰山在风雪之中的森严气象:“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另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华夏民族还锤炼出了不少与雪相关的成语、格言。

如:大雪纷飞、鹅毛大雪、漫天风雪、风号雪舞、纷纷扬扬、天女散花,形容大雪满天飞舞,下得很大;瑞雪缤纷、瑞雪兆丰年,形容适时有益的雪纷纷而下,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六出纷飞、六出飞花、乱琼碎玉,比喻雪花的形状如花、似玉;冰天雪地、雪窖冰天、雪虐风饕,形容天气严寒;映雪读书、孙康映雪、萤窗雪案,以晋人孙康用雪的反光照明读书的事迹,比喻家境贫寒,读书非常刻苦;雪上加霜,比喻灾难、祸患不断,使受害程度加重;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困难和急需时给予帮助。

 


上一篇:中华雪文化(三) 下一篇文章:中华雪文化(一)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