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怎么喝更健康
在我国,城市居民饮用的水大多是自来水,自来水在出厂时已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因此是安全的。但由于部分输配管网老化而存在污垢和微生物污染的问题,因而可能导致到达居民家庭的自来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那么如何应对自来水中的不安全因素呢?
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所长李复兴教授说,居民在饮用自来水时首先要观察水是否出现异常颜色或混浊,有无异物,然后再闻水有无异味(如土腥味、金属味、青草味等)。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马上向当地卫生管理部门报告。另外,自来水在24小时内的水质不一样,早晨的水质最差。目前我国使用的自来水管网大多是镀锌管,使用时间多在5年以上,管壁容易出现腐蚀和污染,导致铅的溶出量增加。当自来水管不用水的时间超过6小时,应该先打开水龙头放水5分钟~10分钟,放出的水可以用于清洁卫生,而不要用于烧水、做饭。
烧水看起来是件很简单的事,却有很多健康小窍门。李复兴说,比如水快开时要打开盖子,让水中可挥发的有机物挥发掉,然后再盖上盖子继续烧。烧开水能把水中的微生物杀死,但微生物的排泄物,尤其是致病菌杀死后释放出来的内毒素,在100摄氏度下不能被杀灭,因此水烧开后要继续烧3分钟再把火关上。
李复兴指出,现代人经常喝瓶装水、桶装水,水一旦缺乏流动性,就会变成“死水”,水分子的活力将丧失,水中含氧量减少。长期单一喝这样的水会危害健康。此外,反复煮沸的千滚水不要饮用。
我国大中城市很多家庭都有饮水机,李复兴说,饮水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二次污染和水垢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他建议消费者,要选择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水机,并定期清洁饮水机和除垢。
久饮纯净水健康会“赤字”
近几年来由于水源污染严重,也给水带来了无限商机。纯净水、矿泉水、蒸馏水、桶装水等名目繁多的水令人眼花缭乱。几年前就发生过纯净水和矿泉水之争,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喝什么水对身体有益,消费者还是一头雾水。
“长期饮用含矿物质比较低的水(纯净水或软水),可能存在一些健康风险。”这是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舒为群教授经过十几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
据舒为群介绍,1998年到2000年期间,他们进行了首批大型动物实验,以纯净水作为软水代表,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动物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机体部分元素失衡,出现营养不良状态,蛋白水平降低,部分心血管指标有异常改变。从2001年到2008年,他们又陆续开展了五批动物实验,分别对纯净水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纯净水对肝脏蛋白质的影响以及纯净水对毒物吸收及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观察。2009年开始观察纯净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实验将动物分成两组,一组饮用纯净水,一组饮用自来水,自来水烧开放凉后给动物饮用,6个月到11个月后,实验结果显示,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可能导致机体镁的缺乏,使机体蛋白合成出现障碍,导致某些重要功能蛋白活性的降低。脂肪代谢关键酶活性下降,易导致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李复兴认为,纯净水不含任何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不仅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相反还会造成体内部分有益元素的流失,长期饮用会使人体营养失衡,体液电解质浓度下降,出现健康“赤字”。尤其是婴幼儿要禁止饮用纯净水,因为其需要从饮水中摄入的矿物质的量比成人多。
喝什么都不能取代喝水
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首先要喝安全水;若想提高生命质量,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和适应能力,就要常喝健康好水。经过长期对优质水源的调查,李复兴总结出健康好水应遵循的7条标准: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水硬度适中;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含量适中、比例适宜;pH值呈中性或微碱性;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中;水分子团小;水的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氧化还原性等营养生理功能较强。
李复兴认为,现代人的很多营养性代谢障碍病,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和痛风等都和水有关。掌握科学饮水知识,可以预防很多慢性病。
目前我国城市中的大部分中小学生基本是靠饮料来解渴,李复兴指出,喝饮料不能代替喝水。喝水是补水的过程,而喝饮料是脱水的过程。特别是中小学生,常喝饮料会造成厌水、厌食,不是发胖就是消瘦。有些家长认为,婴幼儿喝母乳或牛奶,就不需要补水了。其实这是错误的。牛奶含有大量的钙、磷和钠等矿物质,其中钠的含量约为母乳的2倍。常喝牛奶易使体内缺水。如果不注意补水,就容易使婴幼儿发生便秘。
北京爱迪曼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赵飞虹研究员说,喝什么都不能取代喝水。国外有研究证明,一天喝5杯水的妇女,比一天喝2杯水的妇女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45%。饮水良好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79%。
水的酸碱性与健康有关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个别专家认为,水就是解渴的,凡是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水都是好水。如果靠喝碱性水能够使人体偏碱性,反而对人体有害。此观点受到了有关专家的否定。
赵飞虹说,认为水没有好坏之分、没有酸碱之分,这句话不严谨,也没有确切的科学数据支持。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学院生物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子彬说,水的酸碱度(pH值)是生活饮用水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生活饮用水pH值的标准是6.5~8.5。污染轻的水,pH值往往偏碱性,污染越严重的水,pH值越偏酸性。健康人的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如果一个人的血液pH值低于7.35,就可能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下降到6.9左右人就可能进入昏迷状态,甚至发展成植物人。人的一生所摄取的食物、水等,都会对身体的酸碱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人体有平衡酸碱性的功能,但如果超出了自我调节的能力,血液的pH值就会发生变化。
“人体血液的酸碱度,是可以通过饮食改善的,好水能给人体提供碱性物质,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体酸碱平衡,从而保持健康。”杨子彬解释道,弱碱性水其实就是小分子团水,它的溶解力、渗透力、扩散力比一般水要高,有利于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动物实验发现,小分子团水有对抗动脉硬化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李复兴说,好水肯定是呈弱碱性的,但不是所有的弱碱性水都是好水,弱碱性水只是衡量好水的一个指标,但不是全部指标。
那么市场上哪些水是弱碱性的呢?李复兴说,泉水、矿泉水、冰川矿泉水和海洋深层水等都属于呈弱碱性的健康水。
后记:北京爱迪曼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赵飞虹研究员在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上说的一段话令人难以忘记。她说,香港出版的一本书叫做《你是水盲吗?》,书中对水盲进行了点评:一曰:个人水盲,自食恶果;二曰:父母水盲,牵连子女;三曰:医生水盲,病号排队;四曰:商人水盲,消费上当;五曰:传媒水盲,危害大众;六曰:明星水盲,粉丝受伤;七曰:官员水盲,百姓遭殃;八曰:首脑水盲,国家瞎忙;九曰:水盲递增,人类灭亡。人类以水谷为生,水是最好的保健品,也是治疗疾病的基础手段。为了人类的幸福,让健康生活从消除水盲,喝健康水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