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水文化 >> 浏览文章
以水为鉴
时间: 2010年05月20日  来源:中国水文化  作者: 王孝忠  浏览次数:
 水,滋润大地,孕育文明。以水为鉴,我们才能如此真切地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源头。

  水,化学分子式为H2O,即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无色、无味的海体。然而就是这个最简单的化合物,却孕育着博大精深的水文化。我省编辑的《湖南水利四库图志》、《水赋》篇中就收集了历代文人写的有关水的文章作品44篇。屈原、郦道元、柳宗元、徐霞客、陶渊明、韩愈、范仲淹、王文清、余秋雨等等都有专著。近代文豪沈从文就写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的论著。他说:“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考一切,全亏得水。我对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水”。“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余秋雨游岳阳楼后写过一段精辟的文字:“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 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爬上了心头;贬到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名声。“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中国水文明、中国水文化的结晶。

  上善若水。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以水为鉴,映射出中国水文化的经典命题。

  水中有政治。古往今来,为政之要在于把握好刚柔,宽猛之间的度。“水懦民玩”和“水德亡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水中有哲学,水可以载舟,水也可以覆舟,这是家喻户晓的道理。水中有法学。法字是三点水加一个去,水者平也,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三点水,没有水平,法就去样了,不存在。水中有美学。可以说,离开水,就谈不上美,描写自然的美也好,描写事物的美也好,描写人群的美也好,都出于水。

  湖南多水,四水一湖浩浩汤汤,源远流长。古人云:圣人之治,其枢在水。1998年,湖南大水。自此,迎来了中央治水方针和新的治水思路大调整的重要时期。时年4月1日,我被任命为湖南水利厅厅长。对水的思考赋予我更高的人生追求。

  以水为鉴,我和全省12万水利人临水而思。加快水利发展,必须实现人水和谐。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同时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是生态制约力与人类生产力对比变化的历史。人类生产力的增长和人类文明的创造,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调整。综观人类的发展进程,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对应这四个时期,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也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原始生态制约力居于主导地位时,人类对自然主要是一种顺应、依附的关系;在原始生态制约力和人类生产力大致相当的阶段,人类进入“天人合一”的时期;在人类生产力能够明显突破原始生态的制约之后,人类开始了“以人类为中心”、“人定胜天”的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开始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生产能力,为了人类的繁衍和生活条件的改善,集中对水土资源及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时期。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了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然而,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发展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就是生态文明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之间追求和谐共处,组成一个大家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继发展。水在生态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生态之魂,水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水利是国家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因此,走生态文明之路,实现人水和谐,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意义十分重大,也是当今水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

  以水为鉴,我们对水而咏。进入21世纪,水利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水多、水少、水脏、水土流失成为新世纪摆在水利人面前的四大难题,水利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5.12”汶川大地震也许给水利提出了更严格的命题。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对水利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实现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实践新的治水思路,需要我们具体的行动。围绕这几个转变,我们全省水利系统开展了大讨论、大调研,针对我省的实际,确立了全省水利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探索了实现几个转变的有效途径。实现几个转变,我们在全省水利系统倡导了20个理念,这就是从水资源开发看,要树立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的理念,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的理念,是公共性的社会资源的理念;从水资源的利用看,要树立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念,水资源清洁利用的理念,水资源环境容量的理念,水资源区域平衡的理念;从水资源的治理看,要树立辩证治水的理念,多种效益(社会、经济、生态)兼顾的理念,社会化治水的理念;从水资源的配置看,要树立水资源最优利用的理念,水资源准市场调节的理念,水资源区域承载力的理念;从水资源的节约看,要树立全方位节水的理念,效益配置节水的理念,价格激励节水的理念;从水资源的保护看,要树立保持水土的理念,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理念,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生命、文明与发展的理念。

  以水为鉴,我们面水而吟。实现人水和谐,我们始终坚持了五个创新。一是思维创新。在抗洪上坚持了既治水害,又规范人类自身的活动,给洪水以出路,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在抗旱上,坚持了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用水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前提下,再满足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和需要;在水利建设上,坚持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协调一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我们在客观环境的时代要求的变化中,自觉地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做法,那些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做法。二是体制创新。我感到,体制创新是我省这几年水利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正因为坚持了这一点,我们在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上取得重大进展,水利建设管理得到全面规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得到逐步深化,“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基层水管体制推广面积越来越大。三是机制创新。全省正在逐步建立政府公共财政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强了水利工程运行机制的改革,按照水利工程不同性质和分类,建立了管理现代化、岗位责任化、运行规范化的工程运行机制,特别是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水权、水价、水市场理论,我们重点突出了水利工程水价形成的机制和征收机制的创新,我们持续坚持了“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形成了政府以奖代投、社会办水利的激励机制。“政策水利、生态水利、经营水利、民营水利、外资水利”应运而生。四是坚持了科技创新。在水利发展中,我们深深抓住水利科技发展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这个第一推动力,我们十分注重水利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水利科技成果的推广,伴随着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的升格,成功地使省水利水电工程学校升格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五是作风创新。我们始终把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富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水利队伍作为我们的一项重大战略,抓紧抓牢,保证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湖南水利人的精神风貌成为湖南水利的新的精髓,也是对水文化的一种诠释。

  以水为鉴,我们击水而歌。在新的时代、新的年华,水利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求效益;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努力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确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强化对涉水事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妥善处理好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为鉴,击水而歌,我觉得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水文化的研究。水文化,像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恒河、长江、黄河一样,浩瀚壮观,奔腾不息。我们的研究也应该是广泛深入,突出特色,赋予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水利更新、更美、更完整的内容。
编辑:易慧君

上一篇:问水世博 从世博会看水危机求解之道 下一篇文章:2010上海世博之城市案例之“水之城”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