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水文化 >> 浏览文章
水利让农村更美好
时间: 2010年09月17日  来源:水利部  作者: 邱云   浏览次数:
本站讯(通讯员 邱云)近年来,以农民饮水安全、农村污水处理、农村节水灌溉、水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成为主角,吉安水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好水文章,大力加强安全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农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2010年的春节,对于江西万安八斗村村民来说,是个幸福的日子,村民们终于告别了引用不达标井水的日子,喝上甘甜的清洁的自来水。望着哗哗的自来水,村民刘忠森燃起鞭炮,把一幅写有"告别不洁水,饮上幸福泉",横批是"感谢共产党"的对联,贴上家门。用山村最喜庆的方式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事情还得从2009年3月说起,万安县窑头镇八斗村在外打工的女孩肖卫芳致信江西省"政府信箱",反映该村黄陂坑组100多户、近500人,大部分靠压井水作为生活用水。2002年以来,村里先后有数名青、壮年人死于癌症和肝炎。经查,水井里的水呈黄色,烧热变红色,对人体危害很大。万安县信访局与县疾控中心调查证实,该村有4口井的水质污染超标,建议改水改厕,并加强防病防治。该信访案件纳入省领导包案后,八斗村民的这桩心事就成了包案省领导的牵挂。在水利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八斗村终于喝上了自来水。

  事实上,从2005年以来,吉安市将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作为农村水利的第一要务,列入市政府的民生工程,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发展思路,创造性的采取了"四个结合"的办法,即把各级政府的支持与群众自力更生积极性结合起来,把加强管理与体制创新结合起来,把科学制订规划与落实工程建设"四制"结合进来,把解决当前实际困难与发挥工程长远效益结合起来,坚持建管并重,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2005年至今的 5年时间,已经投入资金 31920.95万元,建设集中型供水工程 1557处,分散型供水工程15834处,解决了 210个乡镇2411个自然村的72.7365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今年又将解决2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有了自来水,在家里生活得像个城里人,装了心仪已久的太阳能热水器,用瓷砖修建装饰了一个漂亮的洗浴间",江西省万安县八斗村村支书刘力说,"以前我们这里的水都怕喝,喝水都要到镇上去买,花费太贵不说,还费时费力。还有一些人要到好几里外去挑水喝,现在就好了,我们家还装上了热水器,要多方便有多方便。"说起自来水带来的益处,吉安各地农村的老俵们脸上乐开了花。

  建设农业高效实用节水体系

  吉安地处南方,水资源丰富,但存在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的特点,"以前我市农业灌溉常常使用漫灌,造成水资源很大的浪费,现在,我市提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新定位。采取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和调整水源结构等措施,解决水资源紧缺对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制约,以水利现代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吉安市水资办熊建泷告诉笔者。

  吉安市采用三种做法抓节水求实效。一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促进农村产业升级。该市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了各种节水新设备,在全市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微灌、管灌等节水新技术,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二是积极争取了一批国家、省重点扶持项目,通过重点工程的带动,促进了全市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三是加强农村用水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农村用水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我区在每年的七、八月间,实行轮灌、'一把锄头放水'和渠道巡查制度,防止漫灌,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确保灌溉用水。"吉安市青原区水务局肖世海说。

  截至2009年底,吉安市新增灌溉面积78.2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6万多亩,改造中低产田18.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13.78千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5%。农民人均收入4029元,实现了水资源充分利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

  建设乡村水环境保护体系

  吉安市对新农村提出了五通一气"(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一气:沼气)和"三清三改"(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三改:改路、改水、改厕)为切入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建设要求,吉安市水利部门围绕新农村,提出"治理水源、饮水安全、用水计量"的目标。

  "县里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坡耕地变梯田,又建起了蓄水池,旱时可以浇地,实现了旱涝保收,我们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村里人均收入增加到2500元以上"。家住永丰县雁背岭小流域的农民李福传说。吉安市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作模式,不仅突破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水源区农村、农民的"水脏、水浑"等水污染问题,并且实施"污水、垃圾、厕所、环境、河道"五项同步治理,改变了农村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脏乱差形象,保护了城乡水源地。

  治理水库水质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实现水循环利用。各地对辖区内水库水质安全实行区段责任制,落实责任。同时要求各类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强化水域安全管理。大中型水库要安排专门部门负责,小型水库由水库安全管理员负责。"以前我们水库里的水是绿色的,现在好了,水又变清澈了",安福县谷口水库副主任刘庆洪说,"从源头上积极治理,在承包合同内明确承包人不得使用化肥养鱼,不得直接将农家肥排入库区,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确保水库库区'一库清水',这个办法确实是好"。

  实施生态治河,构建人水和谐环境。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向水体排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质恶化的现状,实施生态治河。坚持治河先治污,力促水质还清;严格新增入河排污口审批。对废水超标排放的逐一调查登记,督促整改到位。同时加强采砂管理,划定禁采区、可采区、可采期和禁采期,严厉打击无证采砂、非法淘金和在禁采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采砂行为,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水源现象。

  截至去年底,全市治理水土流失2800平方公里,初步建成64条清洁小流域,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219处,全市13个县(市、区)污水处理率为100%;全市41座大中型水库都做好了相应的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1213座小型水库有85%以上已经做好了应急预案,全市96个入河排污口登记在册,设立界河、饮用水资源地水质监测站33个,界河、主要饮用水源水质都在Ⅱ类以上,部分水源部分时段为Ⅰ类。

  建设农村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近年来,吉安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变'防汛'为'迎汛',既减灾防灾,又给洪水以出路;既确保安全,又把水资源留住",吉安市水利局防汛办负责人说,"通过统一调度,科学防汛,实现了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

  的确,吉安市通过构筑四道屏障,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道屏障是暴雨山洪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对降雨过程的监控,快速准确发布实时雨水情,预测山洪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范围、影响程度,在局域网上通过WEB查询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各地的降雨情况,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各地雨情,为防汛指挥部门抗洪抢险提供科学依据。安福水务局一位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今年5月份安福下大暴雨,好在有这个系统,及时转移了群众,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第二道屏障是小型水库报汛员。该市大中小水库众多,小型水库数不胜数,从2006年起,该市给全市1213座小型水库和重点小山塘请"保安",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吉安今年遭遇50年一遇的洪水袭击,没有一座水库垮坝,"报汛员就是水库的第二堤坝"。吉安市水利局局长刘建荣自豪地说。第三道屏障是短信防汛平台。该市自主研发短信防汛平台,一出现汛情,立即通过手机信息群发方式,向全市所有防汛责任人和辖区内所有手机用户发出汛情预报,要求做好防灾避灾工作。第四道屏障是乡镇防汛机构。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人民政府,在组织群众转移和紧急避险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起,吉安市将防汛机构延伸到乡镇一级,全市216个乡镇均设立了防汛机构。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确保了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的畅通,而且水库涵养了水源,灌溉了农业,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确保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上一篇:浅谈《红楼梦》之“水”文化 下一篇文章:水让世博更精彩--世博新闻媒体感知上海水环境治理成果侧记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