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全市居民能够用上放心水,能够喝上洁净卫生水,威海市水利部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全市14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其中国家2级以上水质水源地10处。
一是加强舆论宣传,提高社会认识。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络等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资源保护和重要水源地保护知识宣传,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保护水源地重要性的认识;在水源地保护区陆域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
二是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制定了威海市水利局重要水利工程反恐怖工作应急预案,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保证了我市水源安全和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能够准确、有效、快速和妥善地处置恐怖突发事件对水库、河道及其地表、地下水源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加强人防技防措施,落实各项责任。全市14处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强化值班纪律,全力做好工程日常管理工作。坚决执行人员、车辆进出制度,加强日常设备设施巡查,对重点要害部位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同时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加大技防投入力度,对我市重要水源地增设监控报警系统,24小时全方位立体式监控,密切注意周边动态,对重点部位安装防护网,实行“封闭”管理,坚决防止污染、投毒、破坏事件的发生,确保工程和水质安全。
四是加强生物操纵,控制水源地水质。为保证全市水环境质量,我市主要供水水源地均采用了当前国际上流行的生物操纵技术来控制水质,如发展“洁水型渔业”等。在水源地科学放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控制水库内藻类密度,有效避免水质富营养化和“水华”发生,同时通过引进肉食性鱼类和鲴亚科鱼类来控制浮游生物密度,清除有机碎屑和杂质等,有效净化水源地水质。
五是加强水质监测,保证供水质量。市水文局每月定期对全市14座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河道进行水质监测,对水质中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高锰酸盐含量及总大肠菌群等22项参数展开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生成《水质监测月报》向社会公布,保证了我市的饮用水质量安全。
编辑:周子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