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满洲里检验检疫局检验的入境饮用水共11批次,重约254吨,货值8.2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増涨了83.33%、167.44%和120.22%,呈大幅増长态势。同时,进口饮用水的品种也由2009年的2种增加到4种,从事进口饮用水贸易的企业也增至4家。
满洲里口岸进口的饮用水主要分为两类,即矿泉水与天然饮用水,两类饮用水均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其中矿泉水为世界范围内少有的天然含气矿泉水,天然饮用水的水源则大多为世界上淡水容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两类饮用水的品质都较高,且水源无污染。一些进口商正是看到了俄罗斯饮用水的这些优势和国内消费者普遍认同绿色、无污染食品的消费理念,渐次将其引入国内销售,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从事进口饮用水贸易。可以说,满洲里口岸进口俄罗斯饮用水前景喜人。
在饮用水进口量大增的形势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因生产厂商或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2010年,满洲里检验检疫局共检验不合格进口饮用水3批,共37.6吨,货值1.7万美元,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重金属、细菌总数等,对于不合格产品,满洲里检验检疫局全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保证了我国进口食品的安全。
运输过程中存在挤压和冻损现象。一些饮用水采用塑料薄膜袋包装,由于在装卸和运输途中颠簸造成部分饮用水包装的挤压变型,导致饮用水漏气,水体被污染。一些在冬季运输的饮用水在靠近运输工具箱体门的部分存在冻损现象。对于这些挤压及冻损饮用水,满洲里检验检疫局在与进口企业协调后均做了销毁和扣留处理。
食品标签审核不合格。一些饮用水标签不符合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相关规定,针对这种情况,满洲里检验检疫局及时与企业沟通,并加强标签审核力度,帮助企业以规避风险和节约成本。
2010年的进口饮用水的大增与满洲里检验检疫局对企业的大力帮扶是分不开的。年初,就有一些北京、沈阳、杭州等地的企业陆续与满洲里检验检疫局食监处建立联系关系,询问关于进口食品的相关事宜,食监处的工作人员认真向其解答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检测标准,并就企业所需提供的备案资料做了详细的说明。同时,满洲里检验检疫局积极响应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的通知,多次对进口企业进行走访,向企业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帮助企业查找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企业一同分析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指导企业改进质量管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截止2011年1月10日,又有3批饮用水通过满洲里口岸入境,今年饮用水进口形式依然良好,满洲里检验检疫局将继续严格把关,同时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扩大进口规模,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编辑:周子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