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划定福万水库、水源池水库、赤田水库、抱古水库、半岭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提高船舶废水收集和排污系统。完善三亚湾、海棠湾、崖城、创意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建设,结合旧城区改造和市政道路建设,改造升级污水排放管网。 加强大气、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堵塞,减少尾气污染,加大对建筑噪声、娱乐噪声、交通噪声等噪声控制力度。进一步建设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加强镇村垃圾中转站建设,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的前期工作,对城市生活固体废物实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三化”处理。 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城镇生活污水、农业水源、城镇生活垃圾和滨海旅游区的污染排放,削减陆源污染物产生量。加强海域、海岛和海岸带的修复保护。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行政执法和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等监管能力建设。 减少农村污染。强化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措施,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推广缓释肥、倡导使用农家肥料和有机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清理田间农资废弃物。 污水处理厂建设 新建三亚湾污水处理厂、海棠湾污水一、二厂、崖城污水处理厂、荔枝沟落笔洞污水处理厂以及创意产业基地南区污水处理厂。市区污水管网完善:配套完善市区污水管网和乡镇污水管网。中水回用管网建设:实施市区、三亚湾新城开发区、三亚湾片区(含海坡一线)、红塘湾开发区、海棠湾开发区、崖城创新创意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各区镇中水回用主干、支管网配套建设。水质净化:实施荔枝沟水质净化厂管网建设项目。 生态功能区完成红树林公园建设 强化生态功能区建设。北部低山丘陵地区,着重保护天然次生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保护雨林与季雨林中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中部台地平原地区,着重保护宁远河、藤桥河水质及赤田水库水源地,保护次生季雨林和热带灌草丛。滨海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着重保护沙滩沙坝、河口三角洲和海防林,整治和恢复沙滩原有植被。 促进主城区和景区生态建设。以树为主,乔、灌、草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城区风景绿化建设。在南山文化旅游区、天崖海角景区、亚龙湾旅游度假区进行滨海景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积极促进海棠湾景区景观生态建设与保护。 加强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禽栖息地恢复为重点,有效保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加强沿海防护林带的恢复工作,继续推进退塘还林、退耕还林和退果还林,加快营造“三边”防护林。加大红树林保护力度,完成新风桥至月川桥段的红树林公园、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公园建设,把红树林作为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实施海洋生态综合管理。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遏制近岸海域生态恶化趋势。
编辑:周子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