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环境保护 >> 浏览文章
珠江水环境遭到破坏 农业部首次禁渔
时间: 2011年03月31日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农业部决定:从今年4月1日至6月1日,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区)珠江流域面积44万平方公里内,禁止一切捕捞行为。

  珠江流域首次禁渔,原因何在?渔民怎么看?会带来哪些影响?近日,《法制日报》记者随同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的中国渔政307船、44422船和44442船从广州珠江出发,溯珠江主干西江而上直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沿途采访渔民、专家和地方官员,倾听各方对禁渔的看法。

  广州水域四大鱼种集体失踪

  “守着珠江没水喝曾是广州的尴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辉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如今,珠江下游的三角洲河网及上游的南北盘江皆受到污染,导致当地渔业资源严重萎缩。

  为了证实此言,3月18日8时30分,记者随渔政船从广州新洲码头出发,溯江而上。站在船头望去,偌大江面两边多是钢筋混凝土,水面上除了大型货运船,很难见到其他船只。偶尔有几艘小渔船在水上漂荡,却也没张网捕鱼。直至10时30分,渔政船行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段,方见岸边水草。李新辉告诉记者,水草上有鱼儿产卵的痕迹,这个也是离广州最近的一片鱼儿产卵之地。

  据介绍,由于水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珠江原本的主人——青、草、鲢、鳙四大鱼种集体“失踪”。

  “以前的珠江也是鱼虾贝蟹样样俱全呐,有时候还能捞到1米多长的大鱼。就是在1998年发洪水的那年,最多的一次,一网下去,鱼多到一个人拉不上来,一网就有近300斤鱼。”珠江新城渔民新村渔民陈锦洪今年50多岁了,他在给记者介绍珠江往昔情景时这样说。

  但是,珠江广州水域鱼类种群结构如今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李新辉调查后发现,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要求不高的杂鱼成了珠江广州水域的“主角”,如罗非鱼、雀鳝、巴西龟、清道夫、罗氏沼虾、埃及胡子、食蚊鱼等就是珠江广州水域经常能捞到的外来入侵物种。

  “这些物种来者不善,像罗非鱼,它可不是简单地到广州混口饭吃,它们来到广州是要把本地物种赶尽杀绝,实施种族灭绝的入侵战,完全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李新辉说。

  水坝林立鱼儿“生崽”难

  《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污染,珠江水域上林立的水坝也是四大鱼种集体“失踪”的一大主要因素。

  李新辉举例说,靠近广西壮族自治区大藤峡处有个“东塔产卵场”,下游70%洄游性鱼类都喜欢把产房设在那里。但是,2007年,位于下游的梧州长洲水利枢纽修建后,鱼类就极难洄游,造成下游70%的鱼类种群难于“生崽”。最后的结果是,下游广东段的鱼类种群结构将发生彻底的变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渔政渔港监督处处长陈国良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珠江流域已经没有全自然化的河段了,如长洲水利枢纽虽然建设了鱼道,但是太窄,高度过高,珠江水量大,鱼儿难于“跃龙门”。每年的5月份,四大鱼种到上游产卵的时候,在大坝下游就会密密麻麻地挤满了鱼,这些鱼产子心切,拼命地往大坝上撞,撞出的血把江面都染红了,让人看了很心疼。

  李新辉说,四大鱼种是在珠江中洄游的物种,活动半径在400公里左右。长洲水利枢纽建成后,梧州到广州出海口的距离缩短,这让四大鱼种没有足够长的距离漂流。小鱼在梧州出生后,要随波逐流往下游走,边走边长大。但不足400公里的距离,让小鱼尚未长大就被冲到海里,被活活咸死。

  珍稀鱼种多年难觅踪迹

  记者了解到,水利枢纽的建设,不仅影响了四大鱼种的洄游产卵,也导致了珍稀鱼种数量锐减。

  “根据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珠江水系共有鱼类385种,几乎占我国淡水鱼类种数的一半。而目前,以珠江中下游为例,少见或不见的水生生物种类达到131种,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中华鲟、鲥鱼、唐鱼等鱼类更成了珠江多年未见的鱼类。”李新辉说。

  “最近一次在珠江见到中华鲟是2003年。”李新辉说,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最早的发现地就在珠江。中华鲟可以远航至美国的西海岸生活,每当产卵的时候,总得回到广西境内的珠江流域,洄游行程在700至1000公里左右。但珠江流域多个水坝建成后,再也没有发现野生的中华鲟了,如今政府部门每年在增殖放流的时候都会放生人工孵化的中华鲟。

  而据李新辉介绍,珍贵的鲥鱼更是20多年没有野外发现的记录了。鲥鱼被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一带的渔民视为河鲜中的上品,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鲥鱼在珠江还大量存在。产卵的时候,鲥鱼到广西桂平东塔渔场一带产卵,然后回到珠江中下游,但长洲水坝建成后,珠江“池塘化”情况越发厉害,野生鲥鱼集体“消失”,让人惋惜不已。

  困难渔民可获临时补贴

  鱼群产子难,下游的渔民损失最大。《法制日报》记者在珠江干流西江广东肇庆市段采访时,渔民陈志生刚刚打渔回来,他郁闷地告诉记者:“晚上出去作业,一晚上下来就打了一条12斤的鲤鱼,如今珠江肇庆段到了无鱼可打的境地。渔民都赞成禁渔,我们希望禁渔之后可以多点鱼,也让子孙后辈还可以打打鱼。”

  肇庆市永安渔业队50多岁的渔民梁德和也赞成禁渔,不过,禁渔也让他失去了生活来源,这给他添了些烦恼。他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平日吃住在小木船里;家里两个孩子,老大在城里打工,赚的钱难以补贴父母;小儿子今年初中毕业,打算毕业后就找工作。如今虽然捕捞的鱼越来越少,但在高峰期还能捕到数十斤鱼,也能糊口,就怕禁渔之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对此,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添荣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禁渔之后,国家将照常发放两个月的柴油补贴。肇庆、梧州、贵港等地方政府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将向困难渔民发放临时补贴。肇庆市农业局副局长卢锦汉说,政府部门会参考地方最低生活标准,给予困难渔民相应补贴。

  禁渔或有助净化广州水质

  此次禁渔是否能入渔民所期望的那样,让子孙有鱼可捞?

  南海区渔政肇庆支队队长林建志告诉记者,禁渔的效果,早已在海洋休渔、长江禁渔中得到证明。当年肇庆封开首次在广东鲂(俗称“边鱼”)产卵场一带开辟禁渔区,实施禁渔期保护,当年一度稀缺的广东鲂种群逐渐恢复。

  “现在你去酒店吃河鲜,边鱼就是主力菜,全靠禁渔挽救回来的。”林建志说,禁渔的最终受益者是渔民和消费者。

  李新辉则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了珠江禁渔的好处,他说,保护珠江,首在西江,西江之重,重在肇庆。西江流域内,广东肇庆至佛山段的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级,广州西江引水工程完工之后,如何保持肇庆至三水段的西江水质成为关系广州600万市民饮水安全的事情。

  “人们都知鱼水之情,说鱼儿离不开水;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水也离不开鱼,鱼类在水体净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李新辉说,“江河里必须有水生生物,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水质才会变好。珠江禁渔之后,鱼类会增加,鲤鱼、鲫鱼这些杂食鱼类可以消化有机废物,转化成蛋白质,对保持水质、确保广州人喝上优质水很有好处。”

 

 

编辑:周子榆


上一篇:湖南1座中型水库涵护山林被砍光 中型水库隐患大 下一篇文章:用法律为饮用水源地“保驾护航”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