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里饮料多喝了一倍 白开水少了甜饮料多了 喝茶少了喝咖啡多了
哪些饮料该多喝哪些该少喝?
分出健康等级 合理消费饮品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饮料品种越来越丰富多样,有没有发现您日常消费的饮料数量和结构在悄然改变呢?近年来的对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 膳食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人群对碳酸饮料、乳及含乳饮料、果蔬汁、植物蛋白饮料、茶、咖啡的饮用量和消费结构都有很大变化。专家建议,消费者应根据饮料的健康程度分出等级,合理选择。那么如何分配饮料的消费量才算科学合理呢?
从健康需求出发 给饮料分分类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教授介绍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对饮料消费的指导为:“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其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1200 毫升(约6杯)。选择饮料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而定。果蔬汁饮料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运动后大量出汗时可选择富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对于需控制能量或糖分摄入的人,可选择能量低的饮料。目前,市售饮料由于糖分过多而含有一定能量,因此,不宜摄入太多饮料。 中国营养学会《青少年儿童零食指南》中针对饮料类零食的建议是:可经常食用不添加糖的鲜果蔬汁;对加糖但有营养价值的饮料适当食用:对甜度高或加鲜艳色素的饮料限制食用。 在美国,为避免学生消费饮料不当,出台了《美国学校饮料消费指南》,对在校园及学校所在社区销售的包装饮料的品种和重量(或热量)有细致严格的规定。 例如,美国小学只能售卖瓶装水、牛奶和100豫纯果汁。其中,每份牛奶的分量不超过8 盎司(227毫升或150千卡),100%纯果汁不添加甜味剂,每份分量不超过120千卡(或8 盎司),同时该果汁需要能提供3 种以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要达到每日建议量的10%。 墨西哥根据不同饮料对健康的影响将饮料分为六个等级,等级1 为最健康的,等级6 为最不健康的饮料。 等级1 包括水。 等级2 包括脱脂或低脂(1%)牛奶和无糖豆奶饮料。 等级3 包括无糖咖啡和茶。 等级4 包括添加人工甜味剂的无能量饮料。 等级5 包括含有较高能量和一定营养价值的饮料(全脂奶、含糖或蜂蜜的果汁饮料、酒精和运动饮料)。 等级6 包括含糖量高和营养价值较低的饮料(软饮料和其他添加较多糖分的饮料,如果汁、果味饮料、咖啡和茶)。 等级越低越健康,推荐以饮水作为第一个选择,无能量或低能量饮料和脱脂牛奶次之。这些饮料应该被人们更多地选择,而不是那些高能量和甜的饮料或使用人工甜味剂的饮料。 您不妨对照这个分级,看看手中拿着的饮料属于哪个等级,判断一下该多喝还是少喝。
饮品消费构成不乐观 专家呼吁制定指南
饮料调查
根据翟凤英教授负责的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中2006—2009 年间对中国居民饮料消费的调查,饮料的消费率和消费量均有较多增加。饮料消费以2—17 岁儿童青少年为主,郊区、农村饮料消费率涨幅更为明显。各地区居民平均消费量3 年间增长了一倍。消费构成不十分乐观。2006 年饮料消费量构成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碳酸饮料、含乳饮料和果蔬汁。2009 年含乳饮料居于首位,其次为碳酸饮料和果蔬汁,植物蛋白饮料排名下降,固体饮料未有变化。
乳品调查
1989—2009 年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追踪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平均饮奶量明显增加,其间消费量有所起伏,虽然整体呈增长趋势,但离膳食指南规定的每日摄入300 克奶还相差很远。2—17 岁儿童青少年饮奶量的增加最为明显,城市和郊区消费增长优于县城和农村。2009年2—6 岁儿童平均饮奶量约40 克/日;7—17 岁儿童青少年平均饮奶量约30 克/日,城市儿童青少年平均饮奶量可达到95 克/日;18—59 岁年龄组平均饮奶量约10 克/日,城市18—59 岁年龄组平均饮奶量可达到40 克/日;60 岁及以上年龄组平均饮奶量约20克/日,城市60 岁及以上年龄组平均饮奶量可达到50 克/日。 从产品构成来看,酸奶的比例大幅增加,奶粉比例减少,液态奶的比例略有下降,但仍是主要消费产品。
茶和咖啡调查
根据1993—2009 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调查,茶的饮用率下降,咖啡的饮用率提高。 1993—2009 年期间,饮茶率在各年龄组、城市、郊区、县城、农村四类地区间均呈现下降趋势。 不同年龄组饮茶率由高到低分别为:60 岁及以上年龄组跃45—59 岁年龄组跃18—44 岁年龄组跃12—17 岁年龄组。 四类地区饮茶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城市跃郊区跃县城跃农村。饮茶频次调查显示,饮茶是长期行为,在饮茶者中,以几乎每天喝的人群为主,占70%—80%,是饮茶者的主体,但这一比例在2009 年已下降至70.35%。 1993—2009 年期间,咖啡饮用率在各年龄组、四类地区均呈现上升趋势。 不同年龄组咖啡饮用率由高到低分别为:12—17 岁年龄组>18—44 岁年龄组>45—59岁年龄组>60 岁及以上年龄组。 四类地区咖啡饮用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城市跃郊区跃县城>农村。
翟凤英教授表示,我国饮料消费呈现如下问题和特点:首先,我国饮料消费以儿童青少年为主体,老年人饮料消费较低,因此应特别关注对孩子们饮料消费的指导。第二,碳酸饮料、含乳饮料和果汁类饮料为我国饮料消费的主要类型,因此应进一步引导优化饮料的结构。第三,郊区、县城居民的饮料消费率增长特别迅速,应该加强对这部分人群健康消费的指导和教育,引导他们适度消费饮料,在适量的基础上选择更有利健康的饮料品种。第四,饮料供能比在我国居民中较低,不足1%,对此,可以考虑发展如谷物饮料、蛋白饮料等品种。第五,传统饮茶率下降,咖啡饮用率上升,由于国人饮咖啡有加糖加奶或奶精的饮用习惯,可能导致高含糖量咖啡饮品饮用比例上升,值得关注。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制订饮料消费指南,科学引导饮料消费。饮料消费指南应宣传饮水对健康的重要性,提倡饮用白开水;减少高糖、碳酸饮料的消费;儿童青少年从小培养良好饮水习惯,不以饮料代替水;将饮料按照与健康的关系进行分类,给予饮用量与饮用频次的建议值。 结合饮料消费指南的推广,应教育儿童青少年了解饮料的营养特点和健康潜在危害,避免儿童被动养成不良“碳酸饮料成瘾”习惯;在中小学校出入口周围100 米内,应禁止销售碳酸饮料和高糖饮料;应推广饮料产品的食品营养标签制度,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选择信息,控制糖和能量摄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饮料产业合理布局,控制高糖、碳酸饮料的快速增长;严格规范饮料产品的商业宣传,避免对消费者的误导。
编辑:周子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