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环境保护 >> 浏览文章
重拳出击 中国环保“动真格”
时间: 2011年06月15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顾鑫  浏览次数:

频频出现的污染事故让中国经济略显尴尬是将环保挂在嘴边却并不真正重拳治理,还是切实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两型”社会?无论是民心所向还是政策制定者的表态都选择后者作为答案,毋庸讳言中国环保要“动真格”。

    严厉的环保整治行动在个别行业已经开始展开。专家认为,企业应当主动革新,履行环保责任,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终将被强制淘汰出局,而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将因环保约束条件的提高而步入快车道,环保产业则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污染事故频现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央视曝光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曾导致周边硫化氢气体超标千倍,随即引来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环保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环保专家称,国内有些企业只图眼前利益,不重视环保投入,因而经济增长需要付出昂贵的环境代价。

    除了以哈药为代表的制药业,化工、重金属等行业造成的污染也较严重。另外,今年6月5日,杭州市余杭区余杭水厂、瓶窑水厂取水口水体发生异常,通过对沿线水质监测,发现上游苕溪来水受有机物污染,影响下游饮用水源安全。6月9日,余杭区政府宣布苕溪恢复正常供水,4家企业涉嫌违法排污。

    不只是中国企业,部分跨国公司也变成污染大户。有调研报告指出:世界五百强之一的苹果公司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代工企业)存在有毒化学品污染、侵犯员工健康权等现象。

    “当苹果不断刷新销售记录的同时,生产苹果产品的员工却遭受有毒化学品的侵害,许多中毒工人还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中煎熬,劳工权益和尊严受到损害,周边社区和环境受到废水、废气的污染。”

    对于污染事故多发的原因,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认为有三层原因,一是企业关系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就业,地方政府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可能力度不够大;二是企业缺乏环境道德、缺乏诚信;三是惩罚力度不够,企业违法成本偏低。

环保风暴袭来

    一边是媒体的曝光,一边是环保部门的整治行动。

    环保部办公厅印发的《2011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污染防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抓手,为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的艰巨任务,污染防治工作要重点围绕水、空气和土壤三大环境要素,突出重金属、化学品和危险废物三类污染。

    2011年的工作任务包括九项,涉及重金属、重点流域海域、饮用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化学品等方面。在用词上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特别使用了“出重拳、用重典”这样的重话。

    尽管环保整治行动空前严厉,仍有人存在侥幸心理:以往历次环保风暴并没有使得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这次或许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环境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入官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短平快的政绩,和一些追求暴利的企业结合起来,乱上煤电、化工、钢铁等重化工项目,不顾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用人民的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

    “这样的官员一天不被问责,反而因‘发展有功’得以升迁,就一天不能阻止更多的官员对其效仿。”

政策信号强烈

    诚然,推进环保工作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次环保风暴可能真的有所不同。有分析称,今年可能成为中国环保史上的“拐点”或者“元年”。

    在6月7日举行的“十一五”环保成就展暨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说,当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任务重、压力大、难题多,要按照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编制并实施好“十二五”环保专项规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李克强还指出,进一步加强水、大气和土壤污染治理,用最严厉的手段整治重金属污染,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和食品安全。

    违法成本低、地方政府监管不力等阻碍环保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的制度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环保部的一位专家透露,“十二五”期间,现有的环保法律法规该修改的要修改、该完善的要完善,以增加企业违法成本,重拳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在今年出台的环保“十二五”规划中将会涉及有关方面的内容。

    《环境保护法》的修订越来越近,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计划。在今年全国人大环资委会同环保部赴湘鄂两省就修改《环境保护法》进行专题调研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参加调研并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境资源面临新的压力,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有着新的期待,抓紧修改现行《环境保护法》已经刻不容缓。《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力争在一些重点方面有所突破,尤其是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完善监管制度,维护公众权益。

    业内人士表示,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依然是重点工作,上马新项目和淘汰现有落后产能相挂钩,在控制产能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外,部分之前准入宽松甚至是几乎没有准入条件的行业,将会出台新的准入条件,并将环保作为必要的门槛。

    大企业规模较大,能够承担治污成本,环保应该做得相对更好。可是,即使安装了环保设备,企业也未必有动力使用。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全社会对污染的容忍度也逐渐降低,不重视环保的企业不仅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和法律的制裁,还将遭到公众的谴责。

    从企业上市的角度看,环保是必须过的一关。北京邦盛律师事务所律师姚以林表示,如果企业过去三年受环保部门处罚并构成重大违法事件,将会一票否决,肯定不能上市。

倒逼经济转型

    杜少中表示,欠发达时,污染没那么严重,主要精力放在了追求GDP增长。可是,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公众的环保意识发生了改变,环境承载能力也不允许污染进一步加重。如果再不重视环保,污染将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环保部有关专家表示,环保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污染换取金钱利益是一种短视行为。实际上社会总的成本并没有减少,而是要转嫁给其他企业、其他人或者下一代,并表现为社会问题、群众健康问题。如果企业还像以前那样存有侥幸心理,即使今天不出事,迟早也会出事。

    对于企业而言,污染防治必将推高生产成本,有人担忧,低价是中国制造的一大竞争优势,如果失去了这一优势,中国企业该怎么办?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靠廉价劳动力和环境破坏带来的低成本固然可以吸引国外相关产业转移到中国,但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表现出不少弊端,传统的“大进大出”模式使得我国成为能源消耗大国和污染大户集中的国家,应当逐渐告别“傻大粗”产业。

    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就必然要进一步发展朝阳产业,传统制造业也需要转型,加入高技术因素和智慧因素。环保约束力加大以后,企业才更有动力转型,实际上已经有企业开始这么做,中国制造依然会具有国际竞争力。

    有行业协会人士称,以前我们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但是这个过程会很慢,而加上环保的硬约束后,一些不合格的不能上环保设备的企业就必须强制淘汰出局,这是一种倒逼机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我们很欢迎。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如果环保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短期内预计会下降,但是长期如何还要看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相关环保服务、装备企业应当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机遇期。

    专家表示,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也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节能环保作为一种重要的倒逼机制,既惠及民生又有经济效益,前景十分广阔。未来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

 

 

编辑:周子榆


上一篇:宁被罚款也不治污 哈药股份曝出环保软肋 下一篇文章:陕西铅锌企业废水泄漏 “染白”四川诺水河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