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是水利工程的第一要务。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把解决群众安全饮水当做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切实改善了全县人民的安全饮水环境。
据了解,该县从2008年开始新建农村集中饮水安全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先后在安
富、昌元、古昌等13个镇街新建了20处集中供水工程和9处管网延伸工程,共投入集中供水建设资金7200多万元,解决了24万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
2011年,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在昌州、双河、河包等镇街实施。已经开工修建6座水厂和3处管网延伸工程,工程总投资5000余万元,完工后将解决10.03万城乡居民的生活饮用水问题。
农村:
告别几十年挑水喝的历史
直升镇道观村1社,离直升场镇1公里左右,属丘陵地带。饮水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这里的群众。当地群众告诉记者,以前用水十分不便,由于地形较为复杂,人蓄饮用水水源十分远,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
村民陈连群一家人,就住在该社一处山丘的顶端,多年来,由于住在山顶,没有给水设施,一家人可是吃了不少没水用的苦。“以前吃水很不方便,要到山丘下一处很远的水源去挑水,一挑水担下来起码要十多分钟。”陈连群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陈连群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家以前挑水吃的蓄水池。蓄水池坐落在田野之中,大小不过几平方米,周围长满了野草,水很浅,一眼便能见底,水面布满了一层绿色漂浮物。可就是这样一个小池子,几十年来一直维持着山丘上十几户村民基本的生产生活用水。
不过,一项惠民工程彻底改变了当地群众靠天吃水、吃水看天的窘境。今年年初,直升镇水厂开始实施管网延伸工程,不仅满足了场镇居民的用水,周边农村也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听说这个消息后,陈连群和其他村民一样,赶紧去申请安装自来水。
看着自来水流进了自家的水缸,水量充足。这可乐坏了陈连群一家。“现在我们吃水再也不用靠天了,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陈连群乐呵呵的说。
高兴地还不只是陈连群一家,今年74岁的龚成文同样也乐开了花。老人告诉记者,以前用水也是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而且水质十分差,水浑浊不说,还要完全“靠天施舍”,现在,家里安上了自来水,拧开水龙头就能洗衣做饭。更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家里接通了自来水,老人家生活品质也随即得到了提升。沼气、全自动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这些都能在他家找到,就连猪圈里也安上了自动取水器。“这可是我以前做梦都没想到的好事儿。”
在直升镇道观村,像陈连群、龚成文老人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他们都在政府实施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中,告别了几十年的挑水历史。
城市:
多措施确保居民喝上放心水
相比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城市的安全饮水也同样重要。近年来,随着该县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拓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区用水压力不断增大,能否保证主城区十几万居民放心用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
高升桥水库作为主城区的主要饮用水源地,2008年被该县纳入水系森林建设项目,每年在水库的周围都会栽种大量的树木,目前已种植巨桉、黄桷树、杨树等21.47万株,共1900亩,有效防治了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保证了水生态环境安全。
记者在高升桥水库看到,大群的白鹭在水面上掠过,时而集体飞起,冲上云霄,时而又迅速返回并落在树梢上,叽叽喳喳的嬉戏,非常壮观。据当地群众介绍,近几年来,由于水库周围栽种的树木越来越多,水越来越清澈,许多从其他地方飞来的白鹭在这里安家落户。
走进高升桥水库,一汪碧水特别地清澈,水面上漂浮着的一排排绿色的植物。指着这些植物,水库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其实,这些植物是一种菜,名字叫水上竹叶菜,它长得跟常见的空心菜差不多,但却有一种特别功能,就是改善水质,是该县去年引进试验的生物科技新品种。据了解,这种水上竹叶菜具有强大的根系和生长速度,在水中种植,利用它强大的根系吸附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水体从四类达到三类的要求,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正应了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句话。经过一年的试种,从今年开始,该县在高升桥水库内种上了60亩的水上竹叶菜和水生杨柳,不仅能治水,还确保了该县城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据介绍,为改善高升桥水库水质,县水务部门投入资金80万元,实施高升桥水库水生植物的浮岛栽植工作,将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兼种,总栽植面积15400平方米,主要达到吸附水域中的总磷、总氮等危害水域水质的目的,同时还向高升桥水库投放了6万斤鱼苗,通过投放鱼苗,可以有效吸食水体的营养物质,降低水体的磷、氮含量。
不仅如此,为确保高升桥水质符合饮用水源标准,重庆市渝荣水务公司还专门设立检验机构,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同时,县水务部门也成立了水质监测站,对全县范围内的水源地进行监测。
县水质监测站实验师李宣梅告诉记者,为了及时准确的掌握高升桥水库的水质变化,他们每个月都将对高升桥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能够喝上放心水。
源水合格只能说明这样的水适合作为饮用水水源,而出厂水也就是输送到居民家里的水,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才最终决定着群众的用水安全。
在北门水厂,有一个专门的车间,是该县城区供水的最后一道“防线”,全县的饮用水最终都是从这里输送出去,在水输送出去之前,这里的水质检测人员都会对出厂水进行严格的取样检查。
“为了保证全县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我们每小时对出厂水的二氧化氯残留量进行检测,每小时对出厂水的浑浊度、色度进行检测,作出及时的记录,每天对出厂水的色度、浑浊度、二氧化氯残留量、细菌等九项常规指标进行检测,从而保证全县人民的饮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渝荣水务公司水质化验工程师李学美介绍。
企业:
生产用水有了保障
告别用水难的可不仅仅是直升镇道观村。在昌州街道新丰社区,新建成的新峰水厂就让周围的群众和工厂受益不少。
包黑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食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公司有职工几百人,一直以来,职工的衣食住行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命运。饮水安全便是其中之一。
包黑子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堂厨师告诉记者,以前饮用水的供给让人十分的担心,因为处于线路末端,经常停水,不仅影响了生产,还影响了工人们的饮食起居。
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持续太久,今年,县政府就在昌元街道新峰社区修建了自来水厂,已解决当地居民和工厂用水难的问题。新峰水厂刚修建好,包黑子食品有限公司立即在全厂范围内安装了自来水,不仅使生产用水得到了保障,还让全厂职工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作为新峰社区和包黑子食品有限公司的饮用水供水点,新峰水厂的修建和先进的水处理设施无疑让当地群众和企业吃下了“定心丸”,让他们有了安全放心的生产生活用水,促进了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些只是该县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的一个缩影,在该县能够用上放心水的企业还有很多很多,再通过该县大力实施的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飞跃,还为该县工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提高人均收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水质得到了保证,但随着城市的拓展,人口的增加,如何保证城区十几万人正常用水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此,该县相关部门会采取什么对策,解决这个关系城市发展的问题。
据县水务局工作人员透露,“水源方面,正在建设中的玉滩水库左右干渠将引入玉滩水库的水到高升桥水库,确保水量的供应。制水方面,去年该县就完成了县城水厂5万吨处理系统扩建项目,已能满足县城、峰高、广顺的需要,未来将随着城区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而规划建设相应的水处理项目,城区不会发生缺水问题。”
让百姓、企业有水用,放心用,对于方便群众生活,促进企业正常运转,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一体化有着重要意义。我们也希望,随着该县安全饮水工程的不断推进,群众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更大的改善。
编辑:周子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