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地面饮用水安全更是关系千家万户,保障饮水安全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9月5日,2011年海南环保世纪行正式启动,今年的主题为“保护饮用水源,保障饮水安全”。
据悉,9月5日至9月9日,环保世纪行活动组将深入海口、文昌、万宁、白沙等市县,结合《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海南省林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重点了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界、立碑及管理情况;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植被保护、水土保持、水体污染和水源林保护情况;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无关建设项目拆除或者关闭情况;饮用水安全应急保障措施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据2010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省18个市县的城市(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总体优良,所监测的24个县城以上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绝大部分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但我省地面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个别饮用水水源地受污染,水质为Ⅳ类,未能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
首站文昌:
水源保护区
亟待落实保护工程
9月5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耀红、省人大环资工委主任何少群带领省人大2011年海南环保世纪行暨地面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专题调研组来到文昌,深入实地查看地面水源保护情况,重点检查了竹包水库、深田水库及人工湿地、文教河坡柳水闸等取水点水源保护区。
检查中发现,文昌多处水源地饮用水保护区都存在从事种植、禽畜饲养和农业面源影响的情况。在深田水库保护区范围内,当地村民大量发展养殖业,威胁水源安全,其中尤以养鱼、养鸡污染最严重。
文昌市副市长符国文介绍,深田水库水源污染问题属于省水质重点监测对象,目前,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已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兴建了两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项目正在试运阶段。据了解,处理系统正常运营后,每天处理量为3000吨,但是深田水库作为清澜城区供水水源,日取水量约为8000吨,人工湿地的运行对水源污染问题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文昌市同时成立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协同多部门联合执法,依法取缔了1家污染较严重的养猪场和1家养蛙场;要求2家椰子加工厂限期搬迁;目前正在动员4户养鸡场和17家鱼塘养殖户进行搬迁。
康耀红表示,保护水源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文昌将文城镇水源地改为竹包水库,付出了很大努力,解决文城镇饮用水问题效果显著。但是水源地保护同时也面临严重的问题,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文昌的水源保护问题更为突出,面对当前的现状,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行反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群众自觉参与保护地面饮用水水源的意识,落实好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工程。
编辑:周子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