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水闻焦点 >> 浏览文章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时间: 2011年10月20日  来源:中国网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因此要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现行农业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农业节水的保障体系。现针对目前制约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一探讨。
1我国水资源现状
    1.1人均水资源匮乏,地域性供需矛盾加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 200 m3,是世界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9位,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
    据有关的预测显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特别是2030年之后,我国人口达16亿人,水资源缺口为400亿~500亿m3。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工业化投入及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因而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等困难出现。
    1.2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极度不合理
    目前,有很多城市因为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和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经常断流,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
    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更是一大困难。农业大开发初期,人们对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机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盲目开荒灌溉,不仅占用大量生态水源,而且造成土壤严重次生盐碱化。
    1.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1 000 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均少于400 mm。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
    1.4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个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头污染而不断减少。同时,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沙尘暴增多,气候劣变的现象越来越多。目前,在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开始下沉。
2 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意义
    2.1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比重占60%以上。从农业灌溉发展来看,农业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必须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效农业必须是节水农业。
    2.2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从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
    “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外观和上市时间等,就对灌溉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如灌水的位置、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还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情况进行自动监控和科学管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洒药,使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的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转变。
    2.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尽量做到少种或不种耗水量大的作物,且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高效农产品基地。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满足“品质调优、效益调高、市场调活、民调富”的要求,更要满足“面积调小、耗调低”和削减用水高峰的要求。
3我国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存在的问题
    3.1对高效节水型农业的认识有偏差
    虽然目前对节水农业、效益农业的理论研究探讨很多,但对节水型效益农业的研究尚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各地已经对节水农业或效益农业比较关注,但尚未对节水型效益农业给予足够的重视。
    3.2高效节水与农民利益结合不够紧密
    只谈节水,大多数农民很难看到实惠,这样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很困难,各项节水措施也就很难实行;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很难理解节水给农业带来的好处和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
    3.3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技术未普及
    高效节水型农业不仅要有良好的设施,还要有相应的节水灌溉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目前看来,在节水的工程措施与农艺、生物措施结合不够紧密,整体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很多措施的应用还必须考虑土壤、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等因素,否则不仅无法节水,反而会降低产量和提高成本。
    3.4高效节水农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要实现节水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农民的节水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合理的管理措施管理农业的节水问题,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3.5节水新技术促进机制不健全
    在农业节水方面要建立节水新技术的促进机制,创造有利于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环境,就要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水利现代化和节水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对策
    4.1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调配和管理地表水、地下水,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确保流域内各行业的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促进各行业节约用水和水环境保护,避免由于流域内各部门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异,造成抢占水资源、滥采地下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发展受制约、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既要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要保障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4.2大力推广田间节水新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后,节水措施越来越多样化,在田间工程方面,推广小畦灌、沟灌、膜下灌等灌水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6]。
    4.3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
    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紧缺状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地理和社会原因,我国很多地区在保证本流域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很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实施调水工程,可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4优化污水处理,实现工业和生活污水再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农村的用水量逐步增加。由于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与生活的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改善水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污水的处理,使其达到灌溉水标准,不仅满足农民的农业灌溉,也解决了污水污染环境的问题,这样就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应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把污水处理及其回用纳入农村发展规划中。
    4.5推行供水到户,加强生产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主要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推行供水到户,建立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灌水管理体系与措施。一般供水到户分为3个层次,干、支或干、支、斗3级渠道由灌区管理处负责,并逐级定额量水、配水、计费。
    斗、农、毛渠或农、毛渠由以村为单位的农民灌水协会负责量水、配水、计费。毛渠入田由农民计量浇水,并在毛渠末端核算水量水费。而科学严密的用水管理体系就可以避免管理上的用水浪费,让人们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4.6加强农村水利设施投入,提高节水意识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的技术进步离不开长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而这些投入无法完全从农业收入中解决。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将受到约束,要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必须将农产品出口补贴变为对农业生产设施的投入。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水利设施改造、建设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投入机制,稳定投资来源和比例。要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约用水意识的养成。调整水价是调节水的利用向经济效益更优化的产业转变,合理的水价政策出台可有效地促进节约用水意识。
    在很多地区的家庭,由于水费的支出只占了的整个家庭支出很小一部分,这样就无形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应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为了使每一个人都能认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节约用水的必要性,除了统一管理之外,加强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全社会树立起节水意识,变节水为全民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上一篇:昆仑山发力体育营销 加多宝掘金矿泉水 下一篇文章:淡化海水可成健康饮用水 甚至可制“海矿水”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