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对于这样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城市来说,在创建节约型社会中,节约水资源迫在眉睫。为加快建设节水型工业,缓解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我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近日,记者专访了昆明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节水办 )副主任王玮。 记者:请问工业节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市工业节水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王玮:我国工业节水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工业节水要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目标,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高耗水工业为重点,以发展节水技术和工程为支撑,以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先导,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创建节水型工业、节水型企业,建设节水型社会。 我市是一个缺水型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已对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工业用水量还将继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加强工业节水,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当前工业节水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王玮:我认为,可以从七方面来说,首先要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加大企业节水工作力度,促进各类企业向节水型方向转变。重点抓好化工、医药、冶金、食品加工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改工程,积极发展节水型行业。 按照《云南省行业用水定额》和有关行业节水标准,加强对用水量大的企业进行用水目标管理和考核。强化高耗水行业企业在生产过程和工序用水中的管理,严格执行用水计划,对化工、冶金、造纸、医药、食品加工等行业,加大监查力度,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 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把节约用水和污水治理结合起来,促进废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实行废水资源化,鼓励综合利用。新、改、扩建工业项目必须采用先进的节约用水生产工艺和水污染防治技术,其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中的国内先进水平。 实行新建、改、扩建工业项目的“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即工业节水设施必须与工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四到位”即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 依据《重点工业行业取水指导指标》对达不到取水指标要求的落后产能要加大淘汰力度。对不符合国家要求的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要依法强制淘汰。 围绕工业节水重点,在高耗水重点行业和企业大力推广《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重点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高效冷却、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洗涤节水、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通用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 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大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废水综合处理,实现废水资源化,减少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提高企业节水管理能力和废水资源化利用率;开展废水“零”排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树立一批行业“零”排放示范典型。 记者:您刚才提到积极推进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方面的情况。 王玮: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的比值。 工业企业最好的措施就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比如昆明卷烟厂年节水超百万立方米,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万元产值取水量下降39%,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节水处于同行领先水平。 昆明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的同时,还促进工业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转“危”为“机”。首先运用价格机制对工业用水进行调节。与此同时,还实施了“找准示范项目,突出重点领域”策略,通过不断引进、研究、推广经济实用型水循环技术,以及其他优惠政策等手段,扶持了一批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的示范型企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在效益,加大废水循环利用设施的投入。
编辑:周子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