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水日”,大家再次把焦点放在“水”上。除了关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外,如何健康饮水用水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日前,一项7万人参与的饮用水调查发现,我国居民存在喝水量普遍不足的状况,大部分人没有主动喝水的习惯,“非但摄入量不足,市民普遍缺乏科学饮水健康知识。”北京公共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所长、世界水文化协会李复兴教授指出,“这些饮水误区都大大影响了人们的饮水质量,导致身体因缺水而造成免疫力降低,引起各种慢性疾病。”
●“水质”认知误区多提到如何保障“水的质量”,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健康经”:可是目前公众日常饮水其实存在很多误区,包括认为纯净水就是好水。误区一:纯净水是健康水,误区二:煮沸的自来水很安全,误区三:用汤、茶、咖啡、果汁来代替水。
●频谱水性质的“六大优化”针对目前饮用水质的现状,北京公共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所长、世界水文化协会李复兴教授表示:“正是对饮用水研究的忽略,才引起当前饮水认知的混乱。”
“我们应该通过‘整理’与‘激活’工艺和技术,使水回归与复原为具有洁净、活性的健康水。”
据了解,频谱水是由普通饮用水经过骏丰频谱水治疗保健仪制作形成的,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北京监测站和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等有关单位检测,与原自来水相比,频谱水发生了“六大优化”:
1.频谱水的电导率频谱曲线更接近人体血浆的电导率频谱曲线。
2.频谱水的17O核磁共振谱变窄。表明水的分子团变小,渗透力增强,水的口感更好。
3.频谱水中氯仿含量大大降低。测试结果≤1.7微克/升,大大低于原水的国家标准≤60微克/升。
4.频谱水中溶解氧含量提高5%。
5.频谱水的频谱场更接近人体的频谱场。
6.饮用后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率提高64.99%,血清溶菌酶浓度提高34.78%。
新民晚报2012-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