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 B5749- 2006)时,虽然未曾指望真的一蹴而就,但或许也并未想到,该新标在2012年7月1日改造期正式结束之时,依然面临着不一般的困境-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和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先后宣称,根据各地落实新国标106项指标的时间表,国家只强制要求到2015年实行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106项指标全覆盖。
毫无疑问,末梢水的合格率从2009年的不到六成,到最新公布的超八成,已有相当改观,但无一大中型城市作出直饮承诺,结合自来水煮沸只能消灭部分细菌,余氯、重金属及污染物都很难过滤的问题,包装水市场再度获得发展良机。值得注意的是,从日本和欧洲等已实现直饮的市场看,包装水行业直接进入高端化,也为依云、巴黎水、昆仑山、5100等高端品牌的借机扩张提供了趋向性经验。
末梢水仍有两成不达标
在使用了27年之久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 B5749-1985)按计划本月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之时,最新出现的3年缓冲期计划再度令人们感到不安。日前,杜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时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还有约35.7亿立方米水源水质不达标,占总供水量的11.4%,且按新国标评价,出厂水水样达标率为83%,设市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末梢水水样达标率为79.6%,简而言之,仍有20.4%的末梢水不达标。
按照今年住建部被媒体逼宫时,披露的2009年城市自来水水质普查数据,当年水质普查合格率仅为58.2%,去年83%的成绩已有大幅改善,但从2007年新标“名义上”实施至今5年之久,饮用水仍未能100%达标,还是让人感觉扇了标准制定方一个嘴巴子。
“新标相对旧标而言,规定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也改变了此前无机污染物检测项目居多,有机污染物、农药涉及较少,且没有藻毒素等微生物指标的情况。”业内人士王鹏表示,新标首次对无机物亚硝酸盐、有机物溴酸盐等物质标准值作出规定,还在水处理工艺上重新考虑安全加氯的影响,增加了相关检测项目,但不管标准怎样严格,如果自来水管道没能得到改善,不能避免出水厂在流经城市和家庭水管网时不受二次污染的话,想达到与欧盟持平(即末梢水可直接饮用)的水质目标,仍有相当距离。
记者了解到,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四川、杭州、南宁等城市都对媒体表示当地水质已提前达标或符合新的饮用水标准。广西、杭州、广州分别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宣布开始执行新标,北京更表示在2007年新标实施初期就已完全达到106项指标要求。但除了天津方面宣称已连续五年实施老旧管网改造,使管网水质合格率保持在98.6%以上,高于国家95%的水质标准外,对于管网的问题,大多城市尚未公布进一步计划。
2015年高端矿泉水市场将达13亿元
“包装水在超百亿市场中大有可为。”广东省瓶(桶)装水协会会长罗坦表示,尽管广东包装水发展在全国已算领先,但桶装水入户率估计不到四成。而据记者了解,与全国纯净水占大头不同的是,华南市场自有特点,其中山泉水这一品类占据三分之一市场。而中国达能饮料总裁庞雅克则透露,益力与景田等矿泉水在深圳的市占率高达60%,是全国唯一胜过纯净水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