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林山总经理任海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取消菌落总数这一指标,是基于行业的整体水平在提高,可以与国际接轨,也有利于出口贸易的正常往来,不会因双重标准而造成尴尬。景田矿泉水总经理周敬良亦认为该改动是推动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日后行业的合格率也将随之提高。
据了解,矿泉水国标过去一直对菌落总数限定严格,每毫升不得超过50个。这正是让不少水企头痛的指标,尤其是桶装水,在流通领域中出现菌落总数超标的事件时有发生。过去有不少水企一直抱怨:大街上卖的包子蛋糕菌落总数超千万个没人管,政府部门却对饮用水要求如此苛刻。而正因为菌落总数限定严格,致使众矿泉水企业为控制菌落总数而加大臭氧投放量,也增大了致癌物溴酸盐产生的几率。
对此,广东省饮用水行业协会秘书长马幼骐则表示出另一种担心,取消菌落总数可能造成一些小型企业的误解,认为行业门槛降低了,矿泉水更容易做了,从而进行无序的竞争。
相关链接
配送商力量渐大
去年开始,深圳最大桶装水配送商吉福杀进广州,上演大吃小,陆续吞并了50余家水店,其中以乐百氏的水店为主。而在乐百氏不能接受吉福经营水超市、要求其必须专卖后谈判不果的结局,就是所有乐百氏的水被换成了其它品牌,使其在广州市场的销量骤然减少30万桶/年。
据吉福的董事长陈波介绍,现在吉福已经在广州年销量做到了200万桶。“我们计划2009年广州的门店能开到80家,年销售做到500万桶。”尽管从扩张的规模和速度来说,今日的吉福暂时不能与国美相提并论,不过两者均选择了一条快速扩张的道路。“你的门店被他收购了,你必须面对要与吉福重新谈判,谈得拢,他继续卖你的水,谈不拢,他一夜之内将你换掉,配送商终于骑到了品牌的头上。”一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水企老总对记者这样说,并表达了对吉福做大做强后对各饮用水品牌带来威胁的担忧。
对此,八奇总经理罗灏表示,再过十年,广州不可能还有那么多水厂、水店。2009年,很多经营不下去的水店会并到吉福,兼并之后,很多原来水店经营的各种品牌,保留哪个淘汰哪个,将是新考验。
怡宝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并不担心吉福有一天会威胁到厂家,因为吉福这种模式和品牌无关。他表示,这种模式只在渠道层面上,对经销商、分销商有威胁,再通过多品牌的博弈,让厂家让出更大利益。未来的饮用水市场,品牌会越来越集中,渠道也一样,会越来越集中,整合将是2009年的一个关键词,是未来的主流。该人士认为,桶装水行业已经形成漏斗状,发展出现瓶颈,业态十分疲惫,所以催生了新的模式的产生。虽然目前该种模式仍然在尝试过程中,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吉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种模式可以达到多赢,有利于行业,是很好的尝试。”
业界观点
应共同将蛋糕做大
水业专家指出,桶装水行业前些年高达40%~50%的年增长率,然而这段快速增长期已经过去,这两年已开始呈现缓慢增长,进入平稳发展期,饮用水业必须要面对桶装水业已进入发展瓶颈这个现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