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给各行各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饮用水行业也将迎来种种震动。众水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已在低成本运作边缘徘徊的水行业,因《劳动合同法》而再度激增成本,如果每个企业都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那么饮用水行业将面临一场大洗牌,这场洗牌的效力将比QS和国家饮用水标准的出台来得更加猛烈。更有水企负责人大胆预言,一场涨价风暴即将来临。
市场影响
大企业受影响较小
大企业一向守法经营,具备成熟的人事管理制度,不会为了利益而冒险。
鼎湖山泉总经理吴深坚、加林山桶装水总经理任海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由于企业一直正规运作,因此《劳动合同法》对自己的企业没有构成什么冲击,接下来企业也会按照新规定去执行。
怡宝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出对劳动法的认同。他说,《劳动合同法》是政府提高行业门槛、规范行业的行动,利大于弊。新规劳动法对大企业冲击小,因为大企业一向守法经营,具备成熟的人事管理制度,并依法纳税,不会为了利益而去冒险,“所以我们并没有针对《劳动合同法》做特别的应对措施”。
农夫山泉华南区负责人孙吉庆表示,新劳动法确实让劳动成本上升了,但同时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效率。“没有法律法规约束的企业会很懒很笨,靠剥削劳动力来获取利润;法律法规和企业是互动的,且符合民生民意。”孙吉庆表示,农夫山泉会根据新劳动法做相应的调整,同时也会在日后的人才招聘方面提高技巧。例如新劳动法规定新员工试用期由3个月减少到1个月,那么公司将严把招聘关,运用一些甄别手段例如背景调查等挑选人才。“日后公司人事部门的责任将更加重大,公司也会给这些部门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招聘质量。”
小商户将陆续退市
种种压力将导致经销商加速渠道整合。目前已经有一批小水店在托管了,接下来,小资本将陆续退出水市场。
任海滨指出,在水行业中,真正受到新劳动法冲击的是那些小经销商、小水店。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了一些经销商的哀叹:“新劳动法执行是死,不执行也是死。”某小水店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某大品牌桶装水16元/桶,买10送2即接近13元/桶,减掉送水工提成1.4元/桶、配送成本1元/桶,再将人员底薪房租摊下来,以及管理人员费用、空桶折旧等等,一桶水又去掉了5元的流通成本,只余8元。水厂给经销商的进货价是6.5元/桶,这样就只剩下了2.5元/桶的毛利。新劳动法实施后,工人星期六日加班得付双倍工资,晚上加班费则是1.5倍,非因工受伤请假,最低也要付给工人30%的工资,用工成本一下子增加了20%。
该老板指出,水店靠的是低劳动成本来竞争,送水工本身就是个不定时工作的工种,周六日都要工作,晚上也要工作到一定时间,“这8小时工作时间是算从上班到下班的时间,还是算出去送水的计时工作时间?”他担忧道:“工人无论是被辞退还是主动辞职,老板都要赔钱,如果遇到不善意的员工,那我们这种小个体户就更加不用生存了。”
业内人士指出,种种压力将导致经销商加速渠道整合,经销渠道重新分配,例如出售水店,或将水店托管给他人,每月只收一些租金。该人士还表示,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批小水店在托管了,而接下来,小资本将陆续退出水市场。
未来走向
水行业大洗牌将来临
小企业由于没有品牌,缺乏产品质量保障,在市场运营上原本就举步维艰,肯定会“死”得很快。
华南饮用水第一品牌怡宝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饮用水行业过去一直门槛太低,以桶装水为例,越是小作坊,反而越占有最大的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得以猖獗,就是因为行业没有门槛,导致鱼目混珠。《劳动合同法》的应运而生,是顺应市场发展、经济发展的要求,让良莠不齐的小工厂退出市场。孙吉庆进一步指出,那些小企业由于没有品牌,缺乏产品质量保障,在市场运营上原本就举步维艰,现在肯定会“死”得很快。
罗灏表示,由于目前整个行业处于产能大于销量的状态,行业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大家都以牺牲自己的利润来夺取市场空间,所以饮用水价格一直提不起来。在《劳动合同法》的冲击下,行业又是一轮苦战血拼,拼不过的企业会陆续退出,当竞争企业量减少后,品牌就会集中,行业进一步提升。虽然会经过阵痛和动荡,但这个洗牌过程迟早要来。
孙吉庆也认为水行业大洗牌即将来临。“过去的劳动法没有合同约束,现在有了约束,把原来劳动法里面民营企业执行不了的条款凸显了出来,这是一股强大的内部力量,再与之前的QS准入制度和国家饮用水新标准出台结合,水行业一场大洗牌在所难免。”
饮用水涨价在所难免
观点一:今年5、6月份,在用工成本的压力下,一部分企业将借机加价,广东水市将出现涨价风波。
观点二:今年上半年行业不太可能出现提价,但提价是必然的,会在合适的时机出现。
加林山桶装水总经理任海滨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昭示着广东水行业从此告别低成本时代。孙吉庆预言,今年3月,也就是春节假期结束后,整个广东饮用水行业将出现服务质量下降、投诉率上升的局面;到了5、6月份,一部分企业将借机加价,广东水市将出现涨价风波。
他向记者分析,虽然劳动法是1月1日起执行的,但大部分员工在春节前不会和老板谈条件,因为大家都等着发年终奖回去过年,等到放假结束后回来再谈,这一谈将会造成大量人员流失,服务质量开始下降,那些早已将利润压到最低的中小企业只能靠涨价生存。孙吉庆同时表示,农夫山泉不会涨价,因为农夫山泉的定位较高,而且管理层早已预见了成本上涨的压力,从2005年开始通过内部管理减低能耗应对成本压力。
益寿泉总经理曾维对此观点表示认同。他说,每年的1月至5月、6月是水行业用工最多的时期,在用工成本的压力下,有水厂提高价格是很正常的。
而八奇饮用水总经理罗灏则认为,今年上半年行业不太可能出现提价,只有叫苦声一片。“大部分企业只有咬紧牙关,忍受利润率降低,因为一旦提价将减少市场份额,赚钱少比丢掉市场没钱赚好。”他同时表示,提价是必然的,会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只有大量小企业退出市场后,剩下的规范企业才会提价”。他表示,劳动力成本提升后,一部分企业倒闭关门,剩下的企业好过了,才会慢慢通过变相提价来提升利润率,劳动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罗灏还指出,从2007年开始,水行业已经在痛苦中挣扎,工人工资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以后10元一桶水将再也买不到,因为任何成本费用的提升都是由消费者来买单的。
■针锋相对
《劳动合同法》应否一刀切?
正方
一刀切对大家公平(发言代表:怡宝相关负责人)
国家出台任何一台法令,都会引来正面和负面的声音。中国市场正日趋规范化,提高标准和法规是大趋势,这个过程肯定会损害既得利益者,让很多人不舒服。过去很多经营者铤而走险,以至于出现种种食品安全事故,而这都是因为行业门槛太低的缘故;现在这个初级阶段已经告一段落,行业门槛提高后,加大了保护劳动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力度,是整个社会进步的表现。这种法规应该一刀切,如果再细分出小个体商户的群体,那又会对大企业群体不公平。
VS
反方
小个体户很难实施(发言代表:加林山桶装水总经理任海滨)
《劳动合同法》没有专门为个体户细化,大国企、大工厂实施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小个体户却很难实施。而大量个体户在经济贡献中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由于实施和监管是在一整条链上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过渡,假如大工厂都在遵守,而小工厂在一段时间内不遵守,又会让市场秩序出现短期的混乱。
■业内声音
新劳动法实施困难重重
芙蓉山泉总经理杨金银:新劳动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东莞有大量台商投资的鞋厂、制衣厂和皮具厂,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大的有几千名工人,这些工厂就是靠人海战术赚取几个点的毛利。《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这些工厂在每个工人身上将增加500元的支出,整个东莞将有1500家这类企业面临关门,25万工人因此失业。许多台资工厂老板在春节期间走人,而这些工厂的工人们并不知情,当放假回来后,这一大批因为工厂突然关门而重新在社会上流动的工人又将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杨金银说,《劳动合同法》的出发点是想保护农民工的利益,但在短期内极有可能让很多农民工反而丢掉饭碗。他认为,2008年水行业将是个多事之秋,如果所有企业都按照《劳动合同法》严格执行,行业一定会出现大洗牌,但很多小厂不一定会遵守《劳动合同法》。
■行家支招
受不了压力怎么办?先取得员工的理解
芙蓉山泉总经理杨金银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成本的提高将让一些小企业、小工厂面临巨大的压力。承受不了压力的工厂,首先不应该选择逃避,而应该主动和员工做正面的交流,希望员工理解企业本身运作的成本,理性的员工肯定不希望企业就此倒闭,所以首先取得员工的理解非常重要,避免员工产生不劳动就可以获取报酬的极端思想,然后再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循序渐进地进行改进。
李星慧
信息时报2012-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