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海外规模招商满载而归,成功斩获200多个经典欧洲品牌中国总代理权,商业零售领域投资成为娃哈哈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步。而其资本自然源自于其缔造的饮料帝国,但就近年来频频爆出的质量问题来看,这个帝国根基已出现虫蚀迹象。
营养快线频现爆瓶门
2009年9月21日,张女士在河南科技大学周山校区开启一瓶营养快线的瓶盖时,发生"爆瓶",左眼受伤,经诊断为左眼外伤性前房积血、左眼外伤性葡萄膜炎、黄斑裂孔、玻璃体混浊、继发性青光眼。经上诉,娃哈哈以赔偿经济损失2万余元了事。
2012年6月10日,网友"艺术临风"给女儿买了一瓶娃哈哈营养快线,放置于放玩具的塑料箱内,次日,塑料箱发生爆炸。随后,娃哈哈厂商回应爆炸是由于磕碰使得饮料发酵产生气体引发,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不予处理。
2012年7月10日,西藏许先生在开启营养快线时,强大气流冲出,将瓶盖顶出后蹦到其左眼致使徐先生左眼失明。而事发5天后娃哈哈厂家仍未露面,同时在进藏时间上多次推改,目前事件尚未得以最终解决。
面对频频发生的营养快线爆瓶事件,娃哈哈均称是由于瓶内饮料发酵气体产生的,和食品安全问题无关,这样的"澄清"方式将娃哈哈推入了一个缺乏责任担当的死角。
娃哈哈身陷异物门
说起娃哈哈,倒是和异物渊源不浅,虫子、烂桂圆等"外来物种"均是娃哈哈八宝粥的常客。
2011年7月21日,有消费者称其在上海青浦区凤溪镇和善大药房购买的娃哈哈八宝粥出现烟蒂,经投诉,得到"以一赔十"的答复。
2012年正月初三,李先生在同家人食用娃哈哈营养八宝粥时发现真空包装的罐子内出现虫子,事后受到"以一赔十"的赔偿。
2012年3月,一位浙江温州的消费者在微博爆料称其在娃哈哈营养八宝粥内吃出发霉桂圆。
同月,天涯社区出现了一篇帖子称其在吃娃哈哈八宝粥剩到2/3时发现罐内出现一只苍蝇。
2012年6月15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娃哈哈桂圆莲子营养八宝粥在打开后出现果冻状。家中老人吃了两罐出现腹泻恶心情况。"
……
2012年8月6日,有网友微博爆料,购于沃尔玛的娃哈哈八宝粥内出现飞虫。
同月,许先生在饭店用餐时了一瓶娃哈哈矿泉水,在饮用前突然发现瓶内有约为3厘米的不规则黑色物体。事后,许先生的赔偿要求遭到拒绝。
应对接踵而至的异物门,娃哈哈方面甚有底气,处理起来也似乎是游刃有余,"以一赔十"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绝佳挡箭牌,而一句"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没虫子,这不现实"更显得滑稽可笑。殊不知,消费者投诉并非为了索赔几罐八宝粥,他们只是不想吃个食物都可能是在拿生命健康冒险。
卫生门 娃哈哈桶装水不经检验发货
8月5日,武汉市质监局对4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专项监督及突查,娃哈哈桶装水公司在突查之列。
经检查,发现车间尘土飞扬,消毒间水池长期废置,水龙头锈迹斑斑,洗手池也存在大量黄色斑点。
在突查现场,厂家正在发货,而却无法按要求出示8月以来的产品检验报告。
因涉嫌卫生质量问题,目前武汉娃哈哈桶装水有限公司已被相关部门要求停产整改。
据了解,随着娃哈哈业务的扩张,现如今不少产品都是通过委托授权进行贴牌生产的。由于本身存在监管难度,而管理人员输出不够、员工培训不细致、管控环节疏忽,也极易引发质量问题。
综上,第一农经认为,作为饮料行业的龙头老大,娃哈哈在赚得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之后,对消费者投诉摆出一副冰冷面孔实在是有过河拆桥的嫌疑。不愿沟通、不愿道歉、不愿赔偿的"三不政策"一摆,实际上在凉了消费者心的同时也在阻断品牌继续攀升的通途。娃哈哈,你不是饮料界的"天朝上国",软肋不扫,硬伤不除,你何以部署多元化的"大娃哈哈"战略?
石淘
第一农经网2012-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