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自己平时喝的饮品的酸碱度(pH值)吗?今年7月1日起,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开始在全国强制实施。新标准规定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pH值)应为6.5至8.5之间,且必须在纯净水、矿泉水瓶身上进行标注。然而,导报记者近日走访厦门多家卖场发现,市场上销售的瓶装水多数仍未标注pH值,多数商家和市民对这个关乎人体健康的新标准甚至完全不知情。
售货员对pH值一问三不知
“有这样一个标准吗,我们不知道啊,公司进什么货我们就卖什么。”昨天下午,莲花路口一家便利店的售货员告诉导报记者,她从没听说过这个新标准,聊起“pH值”更是一问三不知。
在莲花新华都,除了农夫山泉在瓶身上用鲜明的红色标注pH值为7.3(±0.5)外,其他多喝水、武夷山、景田、银鹭等品牌瓶装水均未标注pH值。一些所谓的“弱碱性水”,外包装上也仅标注了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并未标明pH值。
随后,导报记者又先后走访了家乐福、沃尔玛等几大连锁超市,发现情况也大致相同。“没听说过矿泉水有这新规定,现在卖的瓶装水跟以前没什么区别。”多家超市矿泉水促销员均这样表示。
对于新标准,多数市民也同样不知情。在大润发购物的刘女士说,自己在选购饮用水时顶多看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从没关注过pH值。
“总得有个过渡期,等超市把库存消化得差不多了,相信就不会再出现不标注pH值的瓶装水了。”一家超市的采购员小何说,新标准于7月开始实施,但超市销售的瓶装水大多都是7月之前生产的,所以才会出现未标pH值的情况。
pH值6.5~8.5的水最健康
饮用水pH值不达标有何危害?据了解,水中pH值越接近血液pH值(即7.35-7.45)越好。长期饮用偏离该范围的偏酸或偏碱的水,会引发身体代谢失衡,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矿泉水、纯净水标明pH值有利于市民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选择。
专家表示,长期饮用酸性饮料危害较大。首先,饮料中的酸性物质会软化牙釉质,尤其是对正值发育期的婴幼儿,会促使牙齿龋洞形成。其次,一些酸性饮料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缺钙意味着骨骼发育缓慢、骨质疏松,对于青少年身体发育损害非常大。
长期饮用偏碱的水也不利于人体健康,弱碱性饮料能中和胃酸,缓解胃部不适,但饭前饭后饮用会影响消化,且过多地饮用弱碱性饮料会导致碱中毒,甚至对肾脏造成损伤。
专家提醒,酸性体质者补充偏碱性的饮料和食品有益于身体保健,但一部分人体液呈偏碱性,如果饮用偏碱性的饮料和食品,也会对肾脏形成伤害。
孙春燕
海峡导报201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