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国外RO机每年都要换一个压力罐,他们已经把压力罐视作如同滤芯一样的易耗品而定期更换。但这不符合国人的消费习惯以及国人节约、环保的优良传统。那么怎么办呢?
(1)压力罐的改进
压力罐的改进,首先是把罐内的胶囊从橡胶换成塑料袋,解决水中橡胶气味问题,如果没有橡胶味,后置活性炭也就不需要了。其次,把水盛放在塑料袋中,塑料袋做成可更换的,这样,就不必更换整个压力罐,只要定期更换塑料袋即可。第三,采用大膜小罐,使纯水不久贮,常制常用,水质新鲜少污染。第四,有的把压力罐外壳做成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袋也是透明的,因此,还能看到罐中水位(水量),当然,要放在暗处(如橱内)以防藻类繁殖。这样的压力罐目前已有若干个企业在生产。
(2)无罐RO机
有的厂家做得更彻底,不是大膜小罐,干脆连小罐也不要了,彻底取消了压力罐。压力罐不要了,后置活性炭也没有存在的理由了。不但降低了成本,也解决了细菌污染问题。一家这样做了,其他厂家群起效仿,大膜无罐似乎已经成了RO机的趋势和潮流,众多厂家争相推出此类产品。
不用压力罐,让水直接从RO膜出口处流出取用,就必须加大RO膜面积。那么膜要用多大呢?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4144-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反渗透净水机”(2011年4月1日实施)中规定:“5.4.1整机终端出水量:净水机终端出水量应不小于48L/h。”按此计算,如使用50G的RO膜,需要6支;或75GRO膜4支;或100GRO膜3支;或300GRO膜1支。此时取1L纯水需要1.27min;取一杯水(400mL)则需要0.5min(30sec),用户勉强能承受。但请注意这是在水温25℃时的流速,如水温低,则流速要降低,取水时间则要延长。取消了压力罐和后置活性炭后,纯水随制随用,水质会更好。但由于使用较多的RO膜,虽少了压力罐和后置活性炭,总的成本还是会提高一些。顺便说句,如要降低浓水比例,使用多支RO膜时可以采用一级多段设计。此外,无罐的RO机应选用流量较大的泵。
在RO膜面积不增多的情况下要革除压力罐,那就只好采用另外的储水容器。前述浙江某著名净水器生产企业新开发的净水器也是无罐的,并代之以水箱来盛放制得的纯水。江苏某著名净水器生产企业开发并大批量生产无压力罐净水器更早,并提出“无罐一身清”的理念,以此为卖点吸引用户,RO出水流入称之为“RO机伴侣”中的PE储水袋中,该RO机伴侣放置在台上,依靠重力自然出水,还有加热罐,可出冷热纯水,PE储水袋设计成可拆卸的,便于拆除和安装,定期更换,其工艺流程图见图1。山东某净水器生产企业开发并批量生产无压力罐净水器更早,他是把RO纯水流入挂壁水箱中的PE储水袋中,后面我们还会详细介绍。

3、电气元件集约化
元件的集约化,曾见过把进水电磁阀和加压隔膜泵集成的,有几个泵厂试过,但不知什么原因,最后都不了了之。最近又有一家台湾企业把RO机的高压开关、低压开关、进水电磁阀三者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个“三合一”元件,并据说今后还要把“浓水比例器(亦有称“废水比”)”、逆止阀等也集成在内,组成“五合一”元件。但究竟实用价值如何?净水器生产厂是否愿用?我征求了一些净水器厂老板和技术人员的意见,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看来此项改进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需要经过较大规模、较长时间的试用和考验,和常规产品进行故障率对比,才能最后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