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面临自然淘汰
如今净水行业入门门槛较低,大小企业层出不穷,为了谋取利益,价格战应运而生。面对净水行业如今的乱象,徐总表示:“现在很多净水企业是在拼量化,而不是拼质量。跟一般家电完全不一样,净水产品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的规范,偷工减料的话,企业是不会有未来的。然而行业走到现在,很多企业仍然没有吸取教训,我并不敢保证在未来2、3年有真正大的品牌出现,然而这两三年内确实会有真正想要做品牌的厂家重视到用什么配件、材质才会真正实现饮水安全。所以说净水行业还会有几年的乱象,慢慢会有一些会做好产品的厂家凸显,这也是自然淘汰原则。”
企业投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徐总笑言自己一直在“填坑”,然而这个坑不是陷阱,之前的投入不是打水漂。企业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时的利益恐怕不能长久。品牌不是吹出来的,是社会化的结果,消费者会告诉你谁是品牌;而过于追求量化,市场将很难善后,慢慢走,哪怕成本高一点无所谓,时间长一点也无所谓,净水行业的发展就是道德良心的发展。
“维稳”之路
自成立伊始,三角洲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但是徐总表示,这种成长不是跳跃式的而是曲线上升,三角洲一直走的是维稳的路线。
早些年间,有一些企业希望能跟三角洲合作,但前提是追求低成本,三角洲毅然拒绝了,徐总谈到:“这对我来讲并没有吸引力,为了量化而低价,追求一时的利润,追求暴利都不是我想要的,更不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
徐总表示:“目前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涉水,包括一些跨国企业,虽然竞争更加激烈,但这反而衬托出行业的价值,大企业能够对行业有一个推动作用。但是市场的脚步并不是大品牌决定的,整个趋势决定一切,为什么现在很多净水企业做的很辛苦,不是由于大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而是由于一开始没有想好要去做好产品,急躁的想要去圈地,瓜分市场。”谈到中小型净水企业如何突出重围,站稳脚跟,徐总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如今净水行业乱象,但却给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从模仿到创新,中小型企业应该一步步来,维稳很重要,首先选材方面要慎重,要多去考察市场,保证质量;另外不要过分急躁去竞争,净水市场很大,圈地只会把企业圈死,老老实实的做,人人都有机会。但现在往往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等到发现质量和服务的重要性,从头再来,肯定是要浪费资源和时间。”
我愿为净水行业身先士卒
如今在国际上,三角洲代表着国内泵的崛起,徐总表示:“能够作为代表,我们很骄傲,这其中有我们的拼搏坚持,也有政府的支持,如今政府也鼓励我们去树立一个行业的标杆,为净水行业规范化做出努力。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的恶化,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净水行业一定可以为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三角洲更加愿意为这个良心事业、道德事业身先士卒,做出更加节能环保的新产品。”
新华网2012-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