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新加坡十分重视“再生水”的开发与利用,将其视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增长点,并于2003年2月正式启动再生水推广活动。
新加坡再生水绝大部分是供应给工业、商业服务业,以及环境美化,同时有很小部分注入蓄水池,与天然水混合后送往自来水厂,经进一步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间接作为饮用水供应。目前再生水厂日供再生水总量可达23.62万m3/d,占日供水量的15%以上。现在,正在建设的樟宜污水处理厂同时预留了再生水厂用地,其目标是再生水占日供水量达到30%以上。
2、再生水高效利用原因
新加坡对于工业和商业服务业再生水的使用并没有强制规定,但用户对再生水的使用热情却很高,这主要归于几方面原因。
2.1、再生水的宣传
新加坡大力宣传新加坡再生水水质好,远远超过国际饮用水标准,以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为此,在勿洛再生水厂设立再生水展览馆。在展览馆,参观客人可观赏到有关再生水的多媒体介绍和电脑互动片,非常形象生动地了解再生水的生产过程,并可观看水厂的实际运作情况,增强人们对再生水的使用信心。
2.2、再生水的价格
新加坡政府鼓励用户使用再生水,在再生水价格上经三次价格调整。2005年初把再生水售价从每立方米1.30新元调低到1.15新元,今年新加坡再生水再次下调为1.0新元。
新加坡水费的制定既考虑到生产和供应用水的全部成本,还要反映出水源的紧缺状况和超额供水的高成本,最高的水费还要加收节水税来传递这种信息。就家庭用水来看,每月用水量在40立方米以下,除去公卫用品费用,加上节水税和排污费,每立方米水费为1.82元;每月用量一旦超过40立方米,相应的费用则上升到2.33元每立方米,涨幅高达28%。由此可以看出,再生水售价远远比自来水便宜,因此用再生水取代自来水的用户,能确实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2.3、再生水的生产工艺
新加坡再生水均采用膜技术,膜技术的成功、规模应用,使得再生水成本不断降低,并且再生水的水质优良和稳定,从而促进再生水的大量应用。其再生水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经过处理的废水——微过滤——反渗透过滤——紫外消毒——再生水
微过滤把污水中的粒状物和细菌等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出来,然后用高压将污水挤压透过反向渗透隔膜,将已溶解的盐分、药物、化学物质和病毒等较小杂质过滤出来,最后再经过紫外线消毒,就得到了可循环利用的再生水,其水质几乎接近纯水。由于水质好,一些工业用户,如芯片制造厂商非常青睐于使用较纯净的再生水清洗芯片。相比而言,自来水纯净度没有那么高,必须经过过滤才能用于清洗芯片,比再生水操作步骤和成本都要高出许多。
王丽 深圳市节水办公室2012-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