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观察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预计2011到2050年间,全球人口将增长26亿,城市人口将达到63亿人。
研究作者格兰特?波特(Grant Potter)表示,城市的扩张将会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负担,全世界约有82%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与工业化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都市化程度较低,全球约有15.4亿甚至更多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预计城市人口将增加24.5亿,而工业化国家预计仅增加1.7亿。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预计增长数量较多的地区是亚洲和非洲。2011年,亚洲总人口数远远超过非洲,亚洲总人口数42亿,非洲总人口数10亿。这些地区也是世界城市化区域最少的地区。2011年,亚洲约有4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非洲仅有4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相比之下,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总人口数约有5.99亿,约7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亚洲城市化进程的明显特征是“特大城市”的出现,即人口数超过千万的城市。2011年,世界上约有23个特大城市,其中有13个在亚洲。到2025年,特大城市的数量预计将增加至37个, 其中21个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中每平方公里要挤下约1.65万人。
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必须为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必要的服务。当城市不能满足大面积人的需求时,就会出现贫民区,那里缺乏安全的饮水和卫生设施,居住或者租住条件很差。联合国人居署认为,发展中国家城市中有8.28亿人居住在贫民区中。未来,贫民区的人口数量也会明显增加,联合国人居署预计每年还会有600万人口进入贫民区。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特别是贫民区人口数量的增加,是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问题;过度拥挤、安全用水匮乏以及卫生系统欠缺是影响城市人口健康的主要因素。贫民区也会滋生出各种疾病,例如肺结核、登革热、肺炎以及霍乱。贫民区的居民患上传染疾病的几率要远大于农村居民。随着到城市中寻找生计或者其它机会——例如文化设施、教育及医疗保健等的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以及贫民区的人口将会继续增加。
相关信息:
1、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约35亿人生活在城市,占全球人口总数的50.5%。
2、联合国人口司预计 2011年到2050年间,世界人口将增加23亿,世界人口将达到93亿。
3、工业化国家进一步扩大城市化的空间很少,2011年,约有78%的人生活在城市,到2050年预计约有86%的人生活在城市。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2011年仅有47%的人生活在城市中,预计到2050年将会达到64%。(崔修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