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表示,他们也不想吃自备井的水,曾多次找相关部门反映,但到目前也没有解决。为了解决吃水问题,不少居民都想加入市政供水管网,但由于管网覆盖不足,并且要缴纳大量费用,而且没有人出面组织,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专家说法告别自备井,管网配套是难题
民盟济南市委在提案中认为,为了涵养地下水源,省城修建了玉清湖、鹊山水库及配套水厂,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总长度达到了3000余公里,覆盖面积320平方公里,为自备井实施水源置换创造了条件。
为此,对济钢、炼油厂等工业自备井用水大户,应该尽快实施水源置换,利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黄河水、南水北调水替代工业用地下水,将置换出的地下水通过供水管网用于居民生活。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到达的区域,未取得许可的在用自备水井立即停止取水,取得许可的限期封停,严禁办理新的取水许可。
记者获悉,济南市水利部门先后封闭了深层自备井350眼、浅层井3000多眼。每年都对拆除设备尚未填埋的已封自备井突击检查二至三次,杜绝自备井重新启用,对40家取水量较大的自备井单位,每日调度统计,督促减少自备井开采量。
“喝了这么多年,水质肯定没问题。”部分使用自备井的管理单位认为,自备井抽的都是深层地下水,远离地表污染,水质没问题。
居民如果对饮用水水质有疑问,可以申请水样检测,但由于程序复杂,要支付一笔费用,很少有人申请检测。
“其实大部分使用自备井的小区居民都愿意加入自来水供水管网。”据介绍,按照目前的标准,自备井水费每吨约为3元,再加上电力、设备费用、人工费用,成本甚至比自来水还高。
既然如此,为何这些小区不加入自来水供水管网呢?济南市水务部门表示,新加入用户需要交纳每平方米26元的配套费,再加上设计费、施工费,对一些家庭来说存在困难。
有专家建议配套费由产权单位和供水企业共同承担,产权人无力承担的,由市财政列支。对部分具有保留价值的自备井,经主管部门批准,作为城市应急供水备用水源,纳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理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