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得见的保护”到“看不见的保护”
离锦屏接待中心不远,有一个鱼类增殖放流站,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鱼类放流站。公司副董事长黄顺福介绍说,由于锦屏水电站开发采用了截弯取直的思路,大部分江水将直接穿山而过。为避免对150公里大河湾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滩公司投资1.5亿元,建起了目前国内水电行业规模最大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包括长薄鳅、短须裂腹鱼等在内的6种雅砻江常见鱼类在这里人工繁殖。
黄顺福说,正在建设的锦屏等水电站,环保措施比二滩电站更进一步,通过大坝分层取水、生态流量泄放、建设联合鱼类增殖站、设置人工鱼巢等辅助方式,帮助雅砻江锦屏河段原有鱼类生存和繁殖。公司环保的内容已由过去陆生生态“看得见的保护”发展到水生生态“看不见的保护”。
鱼类放流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等鱼苗长到了4—12厘米长,经历一段时间环境适应训练后,就会被放归雅砻江。”2011年底,第一批10万尾鱼从这里回到了雅砻江,未来雅砻江鱼类每年的放流规模将达到150万—200万尾。
另外,由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坝高305米,建成后水库中表面水温较高,深水水温较低,下泄低温水会对鱼类造成影响。考虑到水温对鱼类生存的重要性,二滩公司投资5.4亿元,在锦屏一级大坝上采用了叠梁门设计方案,实现根据鱼类需要分层取水,以调节下游水温,保证了鱼类的生态环境。
环保投入更要算“子孙账”和“社会账”
2009年,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将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水电开发是可再生能源的主体,加快水能资源开发是未来10年能源开发的主流。目前,发达国家水电资源的利用率达80%,而中国水能开发仅为40%,开发潜力巨大。
“实际上,水电站的建成和运转,就是最大的环保贡献。”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说。
据初步测算,雅砻江全年的发电可节约原煤消耗约680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亿吨,二氧化硫排放100万吨,粉尘排放622万吨,废渣排放1755万吨。
谈到雅砻江水电开发主体工程以外在环保方面的巨大投入,陈云华认为,眼前对环保的投入虽然对企业没有多少经济效益,但不能只算经济账,还应算子孙账、社会账。
“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环保、水保、林保等法规,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水电开发的应有之举,也是水电开发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他说。
从“田纳西”到“雅砻江”(快评)
先讲一个美国的故事。
田纳西河(Tennessee River)位于美国东南部,流经7个州,全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在整治前,这个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河水泛滥,是美国很落后的一个地区。罗斯福就任总统以后,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设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授权其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并拥有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流域内各种自然资源等广泛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