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雾锁京城,网民将雾霾下的生活调侃为“自强不"吸"”。
2013年新年伊始,公众对环境愈发关注。很多家庭,还是希望寻找更健康、更安全的饮用水,更好呵护保护家人健康。
“取水”不可以偏概全
关于日常饮水健康问题,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早有标准,大致总结如下为几点。首先,饮用水应不含任何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第二点是水的硬度介于30~200(以碳酸钙计)之间,说明水中主要矿物质比例刚刚好,换做通俗语言就是“软硬适度”;关于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含量适中PH值呈弱碱性7~8,与正常人体的pH值接近;同时,标准还对水的自净能力、水分子活力以及易于人体吸收的能力,提出了相应准则。
饮用水行业专家曾指出,“世卫组织”及“国标”对饮水安全、健康的标准正是饮水健康的综合标准。我国对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有超过100项之多,专业性非常强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全面理解,所以,消费者选用饮用水时切不可以偏概全,执着于个别的指标。”
纯净水源 健康之源
水环境的不容乐观,同时还伴随着大气的污染,近日北京城市的雾霾天气,对人们身体健康的侵害非常严重。随着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自来水的二次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人体的免疫力日趋下降,呼吸道、结石等疾病不期而至。在人们无法影响大气环境的情况下,选择安全、健康的饮用水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般说来,水中杂质的主要形态是气体、液体雾滴、水中悬浮物、固体颗粒及微生物等,其浓度随排放量、人员流动及气候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纯净水,在其在源头上保证了水质的纯净和健康,所以从长远来看,纯净水不失为一种最为安全的日常饮用水。
从健康的角度讲,人体所需营养95%都是从食物摄入的,人从食物中摄取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增强人体的免疫细胞,让PH值达到平衡,促进正常的新陈代谢,以此提升免疫细胞的战斗力,让人体保持健康。而PH值的稳定是需要人体合理的摄取各类营养来达到的,仅仅通过饮水获取,是微不足道的。
事实上,水在人体中主要担当“运输大队长”的职务,人体只有通过水分才能把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细胞,同时可把人体内分泌系统排出的垃圾和毒素运到对应的器官排出体外。因而,水的纯净与否,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纯净的水塑造
更纯净的人体环境
对于此问题,笔者也专门前往请教了“中国瓶装水国家标准起草者之一,具有24年瓶装饮用水生产经验”的华润怡宝公司的专家,其指出,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特别是血液、细胞液、组织液等体液的基础物质。更为重要的是,水是参与人体代谢的主角;而纯净的水易于人体接受和吸收,更不会对人体造成新陈代谢和脏器的负担。
水源没有受到污染的天然矿泉水,宇航员最早饮用“太空水”纯净水的纯净度相对较高。天然矿泉水中含有益人体健康的钙、镁、锌等微量元素。而纯净水普遍采用离子交换、逆渗透、精微过滤等物理加工方法而制成,1公斤的自来水或者地下水,只能生产0.4公斤甚至更少的纯净水。
采用世界尖端的二级反渗透技术,在去除水中有机、无机化学物质及微生物后的纯净水,在饮用后,能够在不增强肝脏、肾脏负担的情况下,增强免疫力、促进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而这一点恰恰是保障人体健康生理循环的关键所在,也是纯净水相对其他饮用水的优势所在。
最后,水行业专家表示,选用饮用水其实不难,只要是达到国家饮用水安全和健康标准的,均可饮用。而消费者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时,不应该只执着于所谓的各种元素、指标,应该综合考虑;同时对人体健康而言,纯净的水,其实能更好的滋润肌体,支撑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并且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体内环境。 法制晚报2013-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