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瓶(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会长罗坦对媒体表示,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溴酸盐的产生确实是所有桶装水生产企业的难题。因为用臭氧杀菌是绝大部分瓶(桶)装水生产的主要工艺,但至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多少量的臭氧,国家也无规定。臭氧用少了,就不能有效杀菌,菌落总数会超标;臭氧用多了,溴酸盐则会超标。
溴酸盐是新的矿泉水标准(2008年)提出的新的检测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国际上发现溴酸盐可以致癌。由于我们国家这次标准的修订与国际接轨的倾向比较大,基本上和欧洲的标准相一致,也就是不超过0.01毫克/升。这个标准对很多企业来说难度很大,特别是矿泉水企业。由于纯净水绝对干净,不含有任何微量元素,因此没有难度,除非造成了水质的污染;山泉水由于含有少量的微量元素,因此溴酸盐超标的可能性也很小;唯独矿泉水最有这种可能。而矿泉水是天然的地下无污染的水,终年不见阳光/长期地下储存,没有活得细菌。因此只有处理掉超标的微量元素就可以满足出厂要求。但是一些企业为了防止细菌超标,往往加大臭氧的使用量,就造成了溴酸盐超标。这是一个矛盾着的技术难题。
为何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品牌的企业产品溴酸盐会超标?当然,企业负有主要责任,除此之外,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参与中,矿泉水企业的代表并不够多/或者是不能够很好的代表大多数。企业向来有一流企业制造标准之说,因此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不管是纯净水/山泉水/矿泉水企业都积极公关争取参与国家矿泉水新标准的制定。一方面是好事情,另一方压制了矿泉水企业参加的名额,造成了标准制定过程中缺乏最大的广泛代表性。以至于标准制定后,一些矿泉水企业“耍赖”、不知所措、乃至悲观失望,更有甚者向矿泉水中添加纯净水,稀释浓度。造成这种原因主要就是沟通不够。广东省通过协会的努力/中科院广东微生物研究所的努力,基本上都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超标的几率大大提高,生产的要求更加严格/操作更加脆弱。
中国早就进入饮水消费时代,而饮用水因为尾大低端多,利润已经刀片一样薄,农夫山泉的: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早已经成为饮用水行业不争的事实。而农夫山泉的高端饮料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披荆斩棘。“我始终觉得高端品牌不是光靠价格就能打出名堂的,而是靠水质和特点。”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国内不少水企纷纷推出高端产品时,广东省瓶装饮用水协会会长罗坦表示,瓶、桶装水是民生工程,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还是向企业强调它作为普罗大众消费品的属性。”
王老吉/昆仑山/5100/日之泉/等等纷纷打出高端品牌的饮用水产品。而这些产品都是在烧钱,或者根本就是挂着狗头卖羊肉。这其中之解:饮用水市场始终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中国的饮用水市场不折不扣是个低端市场/中国饮用水市场层次无法拉开,饮用水对消费者的品牌心理及社会优势地位的影响不大;像罗坦会长说的一样,没有特点/品质没有明显优势/抑或是产品的卖点根本得不到消费者的响应。
饮用水的层次早晚会形成,在形成的痛苦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务实的经营策略?如何在生活与幸福之间平衡?行业专家应该很清楚,广东省瓶装水协会罗坦会长/马幼祺秘书长专家组长以及微生物研究所等专家学者的专业水准/从业经验/管理水平等已经足够支撑广东省瓶装水事业的发展。而国内其他地区(相对于广东饮用水产量少)面对的是更加恶劣的生态环境,如何做精是关键。在天灾人祸,饮用水年年有成问题的全国不同地区,面对这样的现实,饮用水如何在生活必需品和社会需求消费之间平衡,是当下的现实。
张海勤
南方日报201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