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环境保护 >> 浏览文章
大气水土地排污压力趋大 “红线生存”进逼中国
时间: 2013年03月25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未知  浏览次数: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道道红线摆在我们社会发展的面前

  雾霾犹在,沙尘又来。2月28日的早上,北京城笼罩在一片“灰黄”之中。市民们“淡定”地戴上口罩,匆匆出门上班;虽颇为无奈,却已见怪不怪了。

  然而对空气质量的担忧正在蔓延。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与常年同期相比,中东部大部地区雾霾日数普遍偏多。2月,江苏、河南的平均雾霾日数分别为13.7天、9.9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雾霾的出现有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于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大气可以自净的能力。”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告诉记者。

  3月1日起,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19个省、区、市的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始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新增量。

  这并不是一种临时的应对之策。前不久,环保部在对外公布的《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拟实行PM2.5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如果我们把类似的“总量控制”“底线控制”称为红线的话,就会发现,这样的红线正在越来越多。

  最近划定的是“能源红线”。今年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提出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千瓦时左右。

  去年划定了“用水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此外还有大家熟知的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不太熟知的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红线”“入海污染物总量红线”“二氧化碳强度红线”等等,红线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政策,而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

  夏光说,资源环境红线会越来越多。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什么叫最严格?就是体现在各种规定、各种标准、各种限制上,这就是红线。”

  红线的增多,表明我国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逼近了资源环境的极限。对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院士忧心忡忡。他了解到这一采访话题后,带病在医院病房接待了记者。

  “不划定红线能行吗?我们不能跟美国比,美国年人均消耗生活能源十几吨标准煤,我国现在还不到一吨标准煤。要按美国那样去消耗,我们能承受得起吗?”陆大道说,不仅仅是能源,包括水资源、耕地资源的使用,都要考虑现实国情。

  “我们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多,虽然资源总量不少,但任何资源被这么庞大的人口一除,都显得相对不足了。”陆大道说,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

  以水资源为例。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突出,不少地方水资源开发已经超过承载能力。

  环境问题同样如此。大气、水体、土地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污染物排放压力,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城镇附近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不是臭的,水质全是劣V类甚至更低。前不久多地“悬赏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正是对这一现状的无奈抗议。

  红线已经不可避免地要与我们共存,我们不仅要被动地去适应它,更要主动地去捍卫它。

  “这是发展逻辑的一个根本变化。”夏光说,长久以来我们假定发展只是资金、人力等要素的投入,现在则必须要把环境资源的限制考虑进去。这一变化不是简单的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资源节约等等,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造运动。

  夏光认为,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脚点在“文明”二字上。这不仅要求政府成为“绿色政府”,在决策中、执行中有环境资源意识,也要求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提升、环境权利觉醒,这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要在教科书的第一页,翻开就能看到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陆大道说,只有从孩子抓起,从小树立牢固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希望红线的增多能引起我们更大的警惕和戒惧,但并不是圈定我们发展的空间。“事实上,压力就是动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具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动力的国家。”夏光说,尽管这条路会很长、很难,但他充满信心。(《半月谈》记者 高远至)


上一篇:李泓冰:“死猪漂浮”引发生态反思 下一篇文章:国家海洋局环境公报: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旧严重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