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失误,如考虑到城镇化发展,就不应把重度污染的企业纳入工业园。既然企业已经进驻工业园,就不应近距离挨着新建小区。
对于污水,环保部门说对这两家药企的污水排放都实行在线监测,从监测数据来看都是达标排放。
而记者在某日夜间暗访时,却发现排放量远大于白天的黑色污水涌出排放口,弥漫着臭气和大量白色泡沫。
记者了解到,通常工业园区都会有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对园区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按照城市污水处理标准排放,而望远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修建已久却因为“多种”原因至今未投入运行。
采访中,环保部门也表达了监管的“无奈”。王鸣义说,目前启元污水日排放量达6000吨,泰瑞的日排放量也超过3000吨,以3元/吨处理费计算,两家企业每年要花近千万元治理污水,恶臭的处理费用更高。
“而罚款数额太低,且行政处罚还有周期性,对企业震慑力不大。”他说。据了解,因违规排放,去年环保局共对启元和泰瑞两家企业开了12张罚单,罚款仅为22万元。
据有关人士透露,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环评或监管有时必须为地方经济发展让路,执法手段也很有限,像“下发停产通知”这种“狠招”必须靠政府才能执行。
祛除GDP中的“毒” 根治污染“久治不愈”
启元是世界上最大的红霉素、盐酸四环素原料药生产企业,泰瑞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兽用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基地,两家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支撑了永宁县财政收入,但却“臭了一座城,污了一方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的发展理念,其应有之义就是绿色发展,而近期频发的牛奶河、地下水变红等环境污染事件再次让“先污染,后治理”的后果显现。
刘虎表示,恶臭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永宁县软环境提升的瓶颈,因此不管是历史遗留还是现实原因,治臭都成为本届政府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
采访中,不少环保部门干部认为,将企业搬迁才能根本解决问题。那永宁县政府是否考虑过搬迁企业?
刘虎说,如若将企业搬到偏远的地方,水源、劳动力等多种因素会置企业于死地,政府应该讲诚信,既然招商进来,也就不能强制将其挪走;如果要搬迁药企,政府必然要承担部分搬迁费用,搬迁这两家药企成本高达上百亿元,这对于一个财政收入仅9亿元的县来说,无力承担。
永宁县承诺,负责处理望远工业园区污水的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一定会在今年投入运行,让永二干沟的水污染得到彻底治理。同时政府和环保部门也将加大对企业治污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邹克华认为,目前有吸附、吸收、燃烧等多种方法治理不同程度的恶臭,只要资金投入到位,技术选择合理,恶臭可以治理。不管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企业,要找出污染“久治不愈”的根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治污态度是要不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