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昆明市民表示,最近三四年,昆明供水一直很紧张,不知何时才能恢复正常。
昆明市水务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昆明主城区的缺水量至少在330万立方米,所以从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减量、分时段供水政策,这样每天可以节省供水20万立方米。
而到2020年,昆明市区的缺水量将高达28640万立方米,其中东城缺水10900万立方米,主城缺水1050万立方米,空港经济区缺水3570万立方米。
据记者了解,为解决昆明缺水问题,云南省先后开展掌鸠河补水、清水海补水、牛栏江补水三大工程,其中掌鸠河补水工程用于解决昆明主城区的供水问题,清水海补水工程主要解决空港经济区、呈贡新区等的用水问题,牛栏江补水工程则作为生态用水,重点解决滇池治理难题。数据显示,三大补水工程的总体投资规模超过140亿元。
为了彻底解决昆明、曲靖等滇中6市的缺水问题,云南省政府正在极力推进“滇中引水工程”。 据记者了解,“滇中引水工程”规划的年调水量为34.2亿立方米,总投资估算为680亿元,建设工期10年;该工程初将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金沙江奔子栏河段为取水水源,受水区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6个州市的30个县区。
记者获悉,目前,“滇中引水工程”已经送达国家发改委,等待最终的审批。
三大挑战
无论是滇池治理工程,还是“滇中引水工程”,首要难题都在于资金。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滇池治理工程投入资金已接近300亿元,而根据《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滇池治理还将投入420.14亿元,也就是说,为换取滇池一湖清水,投入的资金将超过700亿元。
资金从何而来?云南省牛栏江补水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工程的投资包括中央预算投资和云南省自筹两部分,在86.8亿元的工程总投资中,中央预算投资33亿元。
牛栏江补水工程只是滇池治理工程的一部分,在整个滇池治理的投入中,昆明市出资占大头。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从“九五”到“十一五”的15年,在滇池治理投资当中,国家投入34.06亿元,云南省投入61.32亿元,昆明市以及其他渠道投入124.01亿元。
昆明市政府官员表示,“每年昆明市对滇池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30%左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昆明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8.4亿元,公共财政支出525亿元。
对于“滇中引水工程”,“现在已经到最后批准阶段,希望滇中引水的控制性工程能在今年动工,希望这个设想能够在今年得到实现。”云南省水利厅一位专家表示,“滇中引水工程”的设想如能达成,就能够解决以昆明为龙头的整个滇中城市群长期缺水的问题。
不过,大规模跨区域调水也引发了水源争夺战升级的争论。“接连不断的大型工程不仅投入巨大,且加剧了周边地区的用水困难,水资源分配不公也让地区矛盾不断加重。”当地专家指出。
例如,牛栏江补水工程取水地牛栏江作为金沙江的支流,是云南第二大城市曲靖市的重要水源,而曲靖市是云南省主要的重工业城市,也是重要农产区,因此曲靖市要求,到2030年以后,昆明市必须把这一水源大部分归还,从而为曲靖市提供生产、生活供水。
另外就是环境问题。据记者了解,牛栏江补水工程在建设初期曾经因为环保违法,被云南省环保厅紧急叫停;在处罚文件中,云南省环保厅裁定该工程在环评文件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开工,构成环境违法,“责令停止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