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认为,在他家乡近来轻微地震频繁到了不正常的程度。2008年的汶川地震几秒内就有许多城市和村庄被毁,造成9万多人丧生。4月20日发生在四川省芦山的地震也造成188人丧生,1万多人受伤。范晓不相信这些地震的唯一原因是四川境内的断裂带。

       这位中国学者在自己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本地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人本身。中国许多水库中的水对大坝所施加的压力可引发强烈地震。根据他的意见,1967年印度柯依纳水库发生的地震只是一个警告,一个没能让人警醒的警告。

       范晓密切注视新建瀑布沟水电站周边日趋强烈的轻微地震,对此深感不安。这座水电站位于4月20日发生的地震震中南部80公里。从2006年10月起到2011年底在这一地区共发生过1834次轻微地震,其中大部分发生在水坝下,尤其是在它的中央部分、水坝附近和其下游处。让人感到不安的还有不远处的向家坝水电站,它还没有竣工。2012年10月下闸蓄水,短时间内就被蓄满。6天里水位升高76米,为水电站建造史上前所未有。范晓指出,这“无疑加大了水库诱发地震以及诱发库区地质灾害的风险”。

       欧洲学者们也同意范晓的观点。美国地震灾害研究机构研究人员Christian Klose就是首批提出2008年汶川地震和紫坪铺水库的险情有一定联系的学者之一。据他说,新水库曾频频发出地震“警告”。水库中3.2亿吨重的水增加了对大坝的压力,如同断裂层几百年间的运动一样。

       另一些专家,首先是中国专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地震日趋频繁虽然也与蓄水有关,但是水的压力只能引发轻微地震,而不是2008年在距地面19公里深处发生的地震。

       但是Christian Klose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各种新的数据。他的结论得到加拿大非政府组织Probe International的专家们的肯定。他们在2012年发表的报告中指出,中国西部的水坝可能促使本地区地质构造运动的活跃。尤其让该组织专家们感到不安的是三峡水库。中国水利部前副部长李锐也称,三峡水库将对环境构成威胁,因为大坝蓄水后该地区地震来得更加频繁.
全文: http://radiovr.com.cn/2013_05_07/21508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