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8月12日电(记者程士华 王昆 刘宝森)水污染防治一直是中国各界重点关注的领域,但当前水污染的整体形势并未扭转,部分地区水质甚至在继续恶化。随着部分污染企业从东部向西部迁徙,水污染也呈现自东向西、从下游向上游扩散的趋势。
记者在皖冀鲁等地农村采访获悉,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污染物严重超标。当地地下水受到企业违规偷排、农村渗井排放、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等严重威胁:不少农户超量使用农药或禁止的剧毒农药,导致水体被农药所污染;部分高污染企业将工厂由大城市迁往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能力薄弱,大量废水不经处理就排放;这些废水通过农业灌溉使得污染物再次进入食物链,造成二次污染。
从污染空间看,水污染从地表水扩散到地下水,地下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说,近些年,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一些地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污液,以及化肥农药等渗漏渗透,造成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历经五年完成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且污染较为严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占采样点的55.87%,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地下水高达44.13%。
从污染物成分看,以砷、铅、镉、铬汞为主的重金属和多氯联苯、二噁英等持久性化合物已经成为水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氨氮等传统污染物,这类污染物不易处理,难以降解,对自然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大。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污染物目前尚未被人们全面了解。北京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教授郑春苗说,大量药物通过人畜代谢后进入自然环境,也会造成污染。这种药物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初期研究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