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切实抓好水利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四大环节,把先进的、充满鲜活时代气息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水工程建设中去。水工程规划,要充分考虑水工程的文化概念和文化项目,同时将其纳入规划目标和规程规范之中;水工程设计,要注重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充分考虑工程本身的建筑美,同时要有文化项目的专门设计;水工程施工,要从施工队伍选择、施工材料比选、施工工艺要求等环节入手,精心打造文化工程;水工程管理,要维护保持好工程中的文化元素,同时要做好工程周边美化、绿化等工作。
第四,大力开展优秀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整理工作。我国自大禹治水以来,创造和形成了极为丰厚的水文化遗产,包括古代水利工程遗存、治水工具、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治水人物、水利著述、诗文戏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江河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水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毁坏、湮废乃至消亡的危险,一旦被毁坏或抢救不力就会永久遗失。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在水利建设中如何解决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对此,一要制定保护规划,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在建设中凡与保护相矛盾的,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并注重体现真实性,注重原貌,原汁原味。二要体现多样性的内容要求,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与手段加以保护。三要合理利用。对都江堰等现在仍在发挥效益的古代水利工程,我们要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充分发挥其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对于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水工程遗存,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其继续发挥文物、旅游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件事,就是大力做好《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水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强大精神动力。2011年11月,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一个月后,我们出台了《纲要》。今年4月,水利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报送落实〈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的函》,要求各地区水利部门及各单位要根据《纲要》要求,制定实施意见,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纲要》是水利系统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它明确了新形势下水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发布,对于水文化研究从分散、自发、不系统的状况向自觉、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化方向迈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水利科学发展提供先进文化支撑,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进一步加强《纲要》的学习,将其精神实质消化吸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水文化建设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失,丰富完善,为水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当前我国的水利事业正面临着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形势。让我们乘势而上,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治水文明,进一步加强水文化建设,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