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初的规划中,南水进京终点是颐和园团城湖,经团城湖调节池进入城市供水系统,并不经过密云水库。现在,通过建设密云水库调蓄工程,终点将延伸至密云水库,可以最大限度增加接水能力,加大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同时也能满足密云、怀柔、顺义等水源地的地下水回补,扩大南水北调供水范围。
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全长103公里,由低向高总扬程133米。其中,团城湖至怀柔水库73公里,利用现有的京密引水渠输水,新建6座提升泵站。怀柔水库至密云水库段30公里,利用8公里京密引水渠、新建22公里直径2.6米的输水管道和3座加压泵站,由北端调节池进入密云水库。
长江水回补入库后,并不改变密云水库的最高运行水位,其平均运行水位将由目前的136米上升到150米左右,水库库容在三年内有望回升到20亿立方米。
九问
出现突发污染怎么办?
针对上游渠道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在中线水质统一监测的基础上设立三道防线,并采用实验室监测、自动监测、应急移动监测等方式,对沿线74个站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参数进行检测,建立起相应的水质监测预警机制。
第一道防线设立在北拒马河渠首处,设立“前哨站”进行水质监测,当河北来水水质出现污染时,关闭总干渠北拒马河暗渠进口节制闸,开启退水闸,将来水排入拒马河内,避免有害水进京,通过退水口“退还”南水。
第二道防线设在永定河大宁调压池处,当永定河以西水质突发污染时,关闭永定河倒虹吸进口闸,将来水排入滞洪水库或永定河,避免劣质水进入市区。
第三道防线设立在团城湖,当水质监测系统发现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无法消除超标污染物质时,停止取水,将来水排向有接纳能力的河道,避免劣质水进入水厂。
十问
如何“亲近”南水北调?
江水进京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连通河湖水系,还将促进沿线河湖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利用南水北调来水,卢沟晓月等河湖美景也将得以恢复。
为进一步挖掘南水北调在促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与效益,本市初步提出了“一园一馆一林一道一带”的规划设想,借助首都优势资源,打造南水北调旅游文化产业带。
具体来说,本市将利用团城湖明渠、调节池等水域建立南水北调纪念园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地下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博物馆,展出工程建设中出土的历史文物瑰宝;在纪念园北侧栽种南水北调公益认养林,市民可以来此认养树木;同时,本市还将沿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东干渠、南干渠和京密引水渠修建骑行绿道,市民可沿绿道骑行、散步并欣赏南水景观;在本市明年平原造林工作中,也已将中线北京段沿线、东干渠和南干渠沿线部分地区纳入了造林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