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风:矿泉水也可以“实名制” |
时间: 2014年03月11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未知 浏览次数: |
|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名不见经传矿泉水着实“火”了一把,成为了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究其原因,原来今年大会组委会提供给代表委员们的矿泉水采取了“实名制”,这样一来,以往那种喝了几口找不到主的矿泉水只能遗憾被丢掉的情况,将从此绝迹。
矿泉水也可以“实名制”?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记者决定到“两会”驻地一探究竟。3月4日,记者来到北京会议中心和昆泰酒店,发现在政协小组讨论的多个会议室里,少了服务员们为委员们“沏茶倒水”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参会委员们桌上自备的水杯和瓶装矿泉水,有意思的是,每瓶矿泉水瓶上都被贴上了一个空白标签。会场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委员们可以在标签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上午喝不完的,可以“打包带走”,也可以封存好后下午认领再喝,喝完以后才能领取第二瓶“实名制”矿泉水,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通过几天的采访和观察,记者发现,今年“两会”改进会风的新举措还远不止“实名制”矿泉水这么简单。简化会场安排、迎送接待,精简文件材料,严格控制文稿篇幅,严控会外活动,严肃会议纪律,加强车辆管理,严格用餐标准,精减工作人员,节约会议用品,杜绝商业活动……继去年全国“两会”多举措改进会风后,简朴务实的新风今年继续扑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两会”是“禁烟令”颁布后的首次全国“两会”,全体会议举办地人民大会堂已经实现全面禁烟,人大和政协会议也特别要求,所有代表、委员和工作人员要自觉执行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规定一出,立刻赢得掌声一片。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政协委员,他们纷纷对“两会”“禁烟令”表示赞同,“禁烟看似是小事儿,其实反映的却是作风的大问题,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大多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理应率先垂范。”一位无党派界别政协委员如是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