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兆清
近日,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3·15特别节目中,就温州家庭作坊生产的水龙头做了调查。报道中说,经检测,温州家庭作坊生产的水龙头,锌含量超出国家标准10倍,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81倍。在废旧电器中拆除的铜,连带诸多不能确定的金属,经过粗糙的加工,便进入了千家万户。
感谢《经济半小时》的曝光,让我们了解到了水龙头制作背后的一些猫腻。原来,部分水龙头是家庭作坊生产的,问题是,这些水龙头锌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0倍、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81倍,听着都让人瘆得慌。重金属严重超标,问题是这些重金属来源还不确定、只是经过粗糙加工,就流入了千家万户,每家每户的饮水安全都受到了严重威胁。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我国主题是“加强河湖管理,促进水生态文明”。我国的水资源不容乐观,一些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一些地区干旱、洪涝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区水资源受到了污染,尤其是地下水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水、阳光和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备要素。如今,饮用洁净的水成为人们的向往,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让人们了解到了水资源不容乐观的现实处境。保护水资源,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为水资源保护锦上添花、添砖加瓦、增光添彩,水资源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我们的饮用水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温州家庭作坊生产的水龙头有“毒”,乃是因为生产水龙头的家庭作坊良心有“毒”了。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选取废旧重金属,在生产环节把关不严,导致所生产的的水龙头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我们都知道,人体需要微量元素,但如果重金属太多的话,会造成重金属中毒,甚至造成人员休克。水龙头每天都用得到,虽说水龙头上的重金属会被流水所稀释,但使用如此高浓度重金属制成的水龙头,长此以往,将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或许短时间看不出来,但长久的积累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反映到人体的病患上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们都很关心身体健康,人们都想避免由人为因素造成的非健康。
如果不是央视的曝光,温州家庭作坊水龙头生产的猫腻估计不知道会“潜伏”到何时。或许,家庭作坊非常隐蔽,但是,家庭作坊不该成为相关部门管理的盲区。我们在谴责生产有“毒”水龙头的家庭作坊无德的同时,也有监管去哪儿了的疑问。如果工商、食药监等部门日常加强监管,定期不定期地对家庭作坊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应该不至于出现这样的纰漏,但愿这次事件能够成为相关部门做好工作的动力。
保障饮用水安全,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要慎之又慎。
西安网2014-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