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都出现了“癌症村”,水污染被认为是第一诱因;而更隐蔽的是,经污水灌溉的粮食和蔬菜也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当然,在谈论中国的水危机时,水污染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同样可能威胁到中国发展和百姓切身利益的,是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利部全国水利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比上世纪90年代的统计减少了2.7万多条。尽管有关部门曾以统计口径差异为由进行解释,但越来越多的中国河流正在消失,水资源短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显然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北京河流的遭遇,就是最佳例证。一百年前,华北平原的河流和小溪蜿蜒流淌,沼泽、天然泉水和湿地随处可见,甚至还经常面临洪灾威胁,但如今众多河流已变成臭水沟一般的暗河,能见到水面的少数河流也脏臭无比。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每年人均水资源仅为100吨水,水资源稀缺程度堪比沙特阿拉伯。从1970年代算起,北京的地下水位已经下降约30米,如今正等待南水北调工程“解渴”。
“口渴”的并非只有北京。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报告,中国属于世界13个人均贫水国之一,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据相关统计,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个缺水,并有32个百万人口大城市长期缺水。然而,除非哪天城市居民开始隔三差五遭受停水之困,恐怕人们依然不会引起警觉。
从小就被教育“水资源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国人,因为对水危机的无知而普遍欠缺节水的意识,浪费用水的现象触目惊心。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不足一些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而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生活用水方面的浪费同样惊人,单说洗车这一项,因循环水利用率低,北京每年洗车的用水量就相当于6个北海。
由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浪费造成的复合型水危机,已逐渐显现它的破坏力。那些对水危机现实仍没有清醒认识的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是时候穿透观念的雾霾而对现实有清醒认识了。如何化解水危机?在治理雾霾方面为中国提供经验借鉴的英国,同样值得我们取经——1957年,英国曾宣布泰晤士河已在生物学意义上死亡,但经过多年治理后,在伦敦打开水龙头已经能直接饮用。中国的发展神话要延续,必然也离不开最严厉的治理举措,以及民众节水意识的觉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