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水闻焦点 >> 浏览文章
“拒绝”自来水 镀金时代的水危机
时间: 2014年05月15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未知  浏览次数:
新中产阶级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追求个性与尊严,他们也意识到个人事业再成功,赚再多的钱,也无法使自己在一个污浊、腐败的城市里享受到蓝天白云,享受到值得信赖的公共服务,享受到简单诚实、快乐如风的人际关系

  “拒绝”自来水

  兰州水污染事件让惊慌的群众把超市里的包装饮料一抢而空,抢完纯净水再抢牛奶,抢光一切能饮用的液体。生活突然褪去了温情脉脉的镀金色,所有人都把尊严抛在了一边,完全不像有教养有品味的中产阶级、“社会中流”。

  城市供水,作为一项带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事业,依赖于公共监管部门的严谨、清廉、诚实、负责。而在法治尚不健全的时代,在“反腐”成为众望所归的民意的时代,与公共部门的信誉向来捆绑在一起的自来水,也难免让民众失去信心。“拒绝自来水”,在中产阶级,尤其是那些讲求生活品质的新中产阶级群体中迅速普及。这其实是一个深刻的社会事件。

  从“拒绝自来水”出发,跨越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临界点,跨越体制改革、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更新的临界点,则中国人有品质有尊严的中产之梦,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真正实现。

  
  本报评论员 孙乐涛

  “清晨六点半,苏菲•玛索的‘玫瑰人生’准时将耳朵叫醒。慵懒起身,第一缕阳光透过落地窗帘洒落室内,角落里的百合花舒展着惬意的微笑。习惯性地推窗远眺,江南三月的微风携着金鸡湖畔的美景跃然而至……”这是当代中国一位“新中产阶级”一天的开始。

  新中产阶级,据一些研究者的说法,是当代中国正在崛起的一股庞大的势力。他们年龄在三四十岁之间,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身有所长,有进取心,事业已小有所成,经济上基本富足,生活充满希望。他们精神独立,追求生活品质,热爱旅游,健身、登山、攀岩、滑雪、瑜伽、慢跑、自行车等是他们热衷的健身运动,德州扑克是他们的新宠。一年里,他们还有机会去菲律宾学潜水看小丑鱼和鲸鲨,或者去东京、首尔选购当季潮牌,去美国自驾体验加州一号公路的神奇风景……

  在这一堆甜腻腻的陈列之后,新中产阶级从时尚杂志回到现实,马斯洛需求层级急转直下: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不管你是什么“阶级”,不管你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还是“低调奢华有内涵”,你都需要水,需要干净的水、健康的水。当代中国的新中产阶级正在历经一场为基本的饮食健康而奋斗的运动:“拒绝自来水”。

  为什么要“拒绝自来水”?

  这大概是中国人历史上第二次“拒绝自来水”。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时代与城市化的来临,人类发明了自来水。一百年前,中国人开始用上了自来水。公共卫生,现代市政工程,细菌学,地质学,化学法消毒,消灭霍乱,瘟疫绝迹,科技服务生活……自来水曾经是一个象征,是现代科学战胜蒙昧落后的象征,是启蒙理性之光照亮前现代的黑暗与迷信的象征,是内涵于“科学”与“民主”的一个符号。

  1908年,北京自来水工程开建。辛亥革命前,工程完工并开始供水。然而,建设易营业难。许多北京市民,其中不乏官绅显贵,对这种“洋水”一开始采取拒绝的态度。当时流传一种说法,说自来水“专走地道,不见阳光”,是“阴水”,饮之大不利。有关部门恩威并举,大力宣讲,“自来水是奉皇上旨意办的”,“用化学法,化验街上龙头放出的自来水,真正是性质纯良,十分清洁”,“于人的卫生上极为有益,大家吃着,没有不身体强健的”。半年时间,科学新事物威力显现,群众开始踊跃挑水入户。

  中国人第一次拒绝自来水,是因为疑惧,前现代的人们对科学新事物的疑惧。第二次拒绝,同样因为疑惧,不过却是镀金时代的人们对污染的疑惧,对公共管理能力的疑惧。兰州水污染事件近在眼前,惊慌的群众把超市里的包装饮料一抢而空,抢完纯净水再抢牛奶,抢光一切能饮用的液体。这时,你纵有好车好房,辛苦淘来的名包名表,可爱的斗牛犬,珍藏的葡萄酒,也无力抗拒惊慌。你的瑜伽,跑鞋,热烈计划中的海外几日游,以及静坐,品茗,修禅,大剧院,音乐厅,博物馆,都黯然失色。生活突然褪去了温情脉脉的镀金色,所有人都把尊严抛在了一边,抢吃的抢喝的,完全不像有教养有品位的中产阶级、“社会中流”。

  淮河,松花江,太湖蓝藻,紫金矿业,湘江重金属,这些年来,中国制造崛起,令人震惊的水污染事件也层出不穷。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两部门历时八年之久完成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也就是说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即全国近1/5的耕地已被污染。

  土壤污染,首先是近年来“镉大米”、“毒蔬菜”频现的重要元凶,然后,它也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水土不分。中国人自古以来水土情深,背井离乡,经常“水土不服”。水涵养于土,土为水之载体,土污染,水亦不能幸免。前几年,太湖蓝藻久治不愈,政府强制关闭周边小化工厂,但效果不明显。后来专家调查研究才发现,原来更重要的原因是涵养太湖水系的土壤、耕地化肥使用量过高。中国,正是世界上化肥使用强度最高的国家。一个可靠数字是,中国用全世界7%的耕地,用掉了全世界35%的化肥,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工矿企业排污不达标造成的镉、汞、砷、铅、铬、镍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比化肥污染危害更严重。这些都会间接污染水资源。

  治水易,治土难,这是环保界的基本常识。因为与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难可逆性等特点。土壤污染一旦发生,难以“立竿见影”被人们发现,虽然它的危害已经开始显现了。而即使发现,仅仅靠切断污染源的办法,也很难使其恢复。地球表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乎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表土的肥力对植物的成长至关重要,它是农业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由以产生、延续的基础。中华文明产生于中原,而中原地区历经数千年开垦耕作之后,土壤休整不暇,肥力下降,这是中原地区在近一千年来经济逐渐落后的原因之一。土壤一旦被污染,可能要数百年才能恢复。人为治理,成本高,周期长,收效低。而被污染的土地,从此成为人类食物、水源的一个细水长流的污染源。

  对1980年代的乡土生活有记忆的人们无不感慨,昔日那个鱼翔浅底、淘米洗衣、儿童嬉戏的村头小河去哪儿了?二十多年来,中国经历了轰轰烈烈的“镀金时代”,市场化荡涤一切,中国制造,现代化工,矿业开采,冶炼,第二产业,高污染高能耗,翻天覆地,中国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剧烈的工业化之后,所谓的“后工业社会”的曙光又出现在地平线上。而自来水,这个曾经的现代文明的象征,也从迅速普及、习以为常,到不敷使用。

  城市供水,作为一项带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事业,依赖于公共监管部门的严谨、清廉、诚实、负责。而在法治尚不健全的时代,在“反腐”成为众望所归的民意的时代,与公共部门的信誉向来捆绑在一起的自来水,也难免让民众失去信心。“拒绝自来水”,在中产阶级,尤其是那些讲求生活品质的新中产阶级群体中迅速普及。既然自来水让人不信任到只剩冲马桶的功能了,那就只用它来冲马桶吧!

  时势的变化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包装饮用水市场与“水家电”市场。中国的包装饮用水早就是一个市场规模过千亿的大产业,是一个仍在高速增长的“朝阳产业”。2013年中国的包装饮用水产量比上年增长19%,高于整个饮料市场两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水比其他饮料更俏,社会资本当然也更看好这个行业,如恒大冰泉等“大兵团”还在不断进入,新品牌、新产品以及进口产品还在不断涌现。包装饮用水不仅是避开污染的现实需要,也成为“新中产阶级”标榜生活品位的需要。另外,“水家电”,包括直饮机、软水机、水净化器等也在家庭中迅速普及,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拒绝自来水”,至少在新中产阶级群体中,看来已成为现实。

  发展与变革的临界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中产阶级走到了“拒绝自来水”的一天。这其实是一个深刻的社会事件。一定程度上,它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个重要节点的标志,顺利跨越这个节点,意味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意味着体制的改善与市民社会的成熟,意味着海阔天空的未来。否则,长期的僵持乃至恶化则可能降临。

  19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兹涅兹曾提出著名的“库兹涅兹曲线”。这一学说大致是说,在农业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扩大,但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降低,社会分配趋向公正合理,呈现“倒U”形的曲线关系。到1990年代初,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发现,这种倒U形的曲线,也可用来描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一国的环境污染程度会随着经济发展上升,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环境污染就会出现拐点,掉头向下,环境质量逐渐改善、恢复。这被称为“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对“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成因,经济学家们有多种解释。比如,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会出现从能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升级,这当然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降低。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人们会更加关注财富的增长,而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较大;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重视生活品质的中产阶级就会涌现,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致力于环保,于是环境改善。

  上述两种解释其实是二而一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升级—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促成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新中产阶级的壮大,富足的、追求个性、尊严与生活品质的新中产阶级又成为经济、环境与社会改良的主要推动者。“越富裕,越绿色”是国际经验,而据一些学者研究,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大致正位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掉头向下的位置。于是,“中产阶级有望推动解决中国污染问题”成为一些外媒讨论的热点。“中国新近崛起的中产阶级越来越敢于公开评论污染问题。他们希望尽情享受自己辛苦打拼得来的财富,而无法让孩子在户外玩耍显然有悖于所有人对富足生活的想象。”《财富》的一篇文章这样报道。

  “民智已开”,这不仅仅是由于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还在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诸多新中产阶级有了切实的域外经验,打开了视野,他们发现,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食品,蓝天白云,质量一流、让人放心的学校与医院,以及简单的人际关系,这本是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大多数民众应该享有的东西,而在自己的国度,这成了奢侈品,甚至可望而不可及。

  新中产阶级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追求个性与尊严,他们也意识到,这些东西,并非都是金钱能买到的。个人事业再成功,赚再多的钱,也无法使自己在一个污浊、腐败的城市里享受到蓝天白云,享受到值得信赖的公共服务,享受到简单诚实、快乐如风的人际关系。

  当你为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安全而忧心忡忡,当你怕雾霾而躲在家里、紧闭门窗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缺乏尊严的。缺乏尊严的生活,其实谈不上品位、质量、个性。这种所谓的中产生活,很可能是镀金的假象。

  从“拒绝自来水”出发,跨越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临界点,跨越体制改革、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更新的临界点,则中国人有品质、有尊严的中产之梦,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真正实现。

  
  我为什么不喝自来水

  本报评论员 吴筱羽

  “买瓶大瓶水回去吧。”陪外地来的朋友在广州住酒店,我说带瓶纯净水回去喝。“为什么呢?你不喝自来水吗?”朋友问。朋友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深圳白领,毕业于香港某大学,家住深圳某个建好不久的高档社区,自己名下还有另一套位于深圳市中心的房子,算得上是深圳的中产阶级。得知我已经很多年不喝自来水的消息之后,她颇有些意外。我也颇有些意外,依照她的生活状态,我以为她早就不喝自来水了。

  为什么不喝自来水?其实几年来媒体对自来水水质问题的分析已经非常完整,包括《新世纪周刊》在2012年5月曾经做过的封面专题《自来水真相》,让“自来水合格率仅50%”的消息一度在民间流传,也被不少净水器公司和饮用水公司用来当作宣传文案。当然,在传媒极度发达的时代,这个消息像所有曾让健忘的中国人恐慌的消息一样,迅速被淹没在资讯的海洋里。

  为什么不喝自来水?在许多年里,我向父母解释过,向男朋友的父母解释过,向朋友们解释过。说实话,反反复复的解释让我颇有些疲惫。

  对我来说,抗拒自来水最大的原因其实并不是水质如何糟糕,而是味道。

  自来水有特殊的味道吗?你或许会这样问。而我永远不会忘记,12岁那年的夏天,当我从粤东小城搬到珠海,回到父母的怀抱时,喝到的第一口自来水的味道—我把它吐了出来,我第一次发现,同是自来水,原来味道会是不同的。在那个12岁孩子有限的知识里,这个问题找不到答案。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乡下的猪肉和城市的猪肉差别上。之后的这些年里,我辗转居住于广州、深圳、珠海这个珠三角城市圈,不管到哪里,都曾喝到过这充满漂白水和氯气味道的自来水。

  基本不喝自来水是从中学开始的,学校早就在每个教室配备饮水机,后来又换上了直饮水系统。到了大学,为了避免学生在宿舍里烧水使用大功率电器,广东的大学也早早就在宿舍里安上了饮水机,学生们自己买桶装水来喝。提着热水壶打开水的传统,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还勉强留存,但大多数都是宿舍没有独立沐浴间的学生打来洗澡用的。

  大学毕业之后,我到了深圳某媒体工作,曾经跑过一段时间水务,对口单位包括了威立雅水务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深圳水务集团。跑水务、结合社会民生新闻的日子,让我对自来水终于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例如几乎每天都会有热线电话打来投诉自来水有红虫(这种投诉直到今天我仍在电视新闻上看到,早已见惯不怪),例如打开水龙头出来的是浑浊刺鼻的水;例如水库的防护远没有我们希望的那么严密,每年夏天都有游泳的孩子和自杀的人淹死在水库里,还有养猪场污染水库;例如自来水从水库到水龙头需要经过水厂、市政管道、小区管道、小区水箱……其中小区管道和水箱是水质受损的重灾区,管道里的陈年锈迹和水箱里的污迹让人触目惊心。我也按图索骥去看过深圳自来水的来源处东江源。

  这一切只是再坚定了我“不喝自来水”的念头。

  我那爱喝茶的父母其实也很早就受不了珠三角城市里充满氯气的自来水,但他们的选择是跟随城市里许多中年人的脚步,到大家传说的各个有着优质水源的地方自行装“山水”搬回家,用来喝茶、做饭、煲汤、做菜。城市里有很多人像我父母一样取水,甚至渐渐发展出了一门生意。我并不相信那些口感显然比自来水要好、但来路不明的“山水”,屡次给他们买了水票,却都被顽固地冷落在旁。

  除了珠三角,其他地方的自来水是什么味道的?

  2011年和2012年,我曾短暂居住在北京双井富力城的朋友家。在北京,这里也算是规模很大的高档社区。小区在每一户家里都按标准配备了直饮水,不过朋友还是每天到小区里的便利店买大瓶装的纯净水,“直饮水不是不能喝,实在是忘了买水的时候,就烧直饮水喝呗。平时拿来煲汤做饭洗菜。”那自来水呢?朋友指着阳台上晾的衣服,说:“你看,自来水洗的牛仔裤,倒了一大瓶盖的柔顺剂进去洗了,晾干之后还硬得跟石头一样。我怎么还敢喝进肚子里呢?”

  因此,尽管在北京短居的时间前后加起来有一个月,但我始终没有试过它的滋味。只是,那些在北京洗完晾干的衣服,穿在身上总是有着粗粝的“质感”。

  后来在出国旅行的日子里,我知道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在欧洲、在日本、在澳大利亚,许多地方水龙头的水都是直接喝的。无比艳羡之下,长久以来积累的心理障碍却让我不敢尝试。

  作为一个离开父母在广州工作、收入只够养活自己的单身女青年,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传说中的中产阶级,也不认为不喝自来水喝纯净水是某一种阶级性的生活方式。现在每个月买桶装水的钱大概也就是两三百元。不喝自来水,只是在这个饮水安全令人担忧的社会里,让自己过得更安全、更舒适一些,喝水时更愉悦一些罢了。

  (来源:时代周报)


上一篇:水质安全陷最后一公里困局:二次供水成治理盲区 下一篇文章:2014内涝季,城市准备好了吗?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