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树浦水厂。 IC 资料 最新一期的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刊登了上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陶涛和信昆仑的研究:想要改善人们获得清洁用水的能力,从可持续的观点来看,加强水源保护和循环用水比升级基础设施更有效。 这篇研究指出,中国政府正在实施一个花费4100亿人民币的五年计划,用以修建和更新供水管道和水处理厂,在2015年给占全国人口54%的城市居民提供达到我国最新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然而,陶涛和信昆仑两位教授认为,这些发达国家采用的专注于基础建设的做法并不完全适合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在文章中建议了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战略。 陶涛和信昆仑的研究指出问题在于供求。因为中国的饮用水水源被污染的缘故,供水面临巨大挑战。 地下水被农药或矿业中的砷和锰等重金属、化工以及工业和生活污水所污染。2011年,对包括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0多个监测井进行水质检测结果表明,76.8%的监测井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水源。 研究显示,由于飞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源的需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年中国平均还需要400亿吨水。在2011年,有665座城市共用超过440亿吨水,平均每个城市用水0.66亿吨。到2020年,当中国城市人口比例达到60%,城市用水量估计可能达到580亿吨。 陶涛指出,分析城市用水结构,问题便易于处理许多。城市用水中将近三分之二的水量用于工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居民生活用水占到所剩的三分之一(3.65亿人在2011年用掉了153亿吨水),其中,洗衣,卫生用水和清洗类使用占去了主要一部分(合起来超过了80%),烹调和饮用用水只有2%(11亿吨)。“也就是说,大多的居民生活用水并不需要达到可饮用标准。” 陶涛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如果执行发达国家同样的标准的话,对自来水处理的要求会更高,中国需要成本低、节能率高且能最小化使用化学品的净水模式。 “就算自来水能够成为饮用水,也只有少数人不再使用‘烧水’这一在中国极为普遍的生活习惯。”陶涛指出,高温能杀死或削减水里的有害生物。即使水源浑浊,高温也能去除许多微生物和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陶涛指出,中国的净水工业正以每年约40%的比例增长。与此同时,饮水机和桶装水的市场份额正在减少。然而,净水设备却没有得到控制和约束。不完善的售后服务导致了不正确的维护和保养;更换过滤机芯的不及时可滋生微生物;有毒物质所生产的过滤器等装置——例如没有取得食品验证的塑料制品根本不起作用。 另外,净化后的灰水(洗澡用水的残余)和黑水(来源于马桶)在中国正更大程度地被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同时,用在新建小区冲洗也是未来可持续供水的模式之一。但这一重复利用的举措对于目前已建成小区并不实用,这会破环现有房屋的装修及产生新修管道的高额费用。 来自澎湃新闻thepape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