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两手发力,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习近平同志强调,保障水资源安全,无论是系统修复生态、扩大生态空间,还是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等,都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分清政府该干什么,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场机制。水是公共产品,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该管的要管好,该交给市场的要交给市场。解决好治水兴水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治理体制机制。一方面,发挥好政府作用,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守住水资源三条红线,科学制定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实现水资源占补平衡;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强化水功能区监管,做到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着力破解“九龙治水”“多头治污”难题。另一方面,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水利建设分离,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运营,引导经营性水利逐步走向市场,使水资源变成资本;充分发挥水价杠杆作用,严格区分不同用途,以业定价、以质定价、以量定价,城乡生活用水逐步实行阶梯式水价,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农业用水通过精准补贴等办法,既不增加农民负担,又促进农业节水。宁夏在全国率先实施水权转换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探索“农业综合节水—水权有偿转让—工业高效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模式,建立完善水权交易制度,促进水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行业和区域配置。 人民日报2014-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