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突发性地下水污染 健全管理机制为当务之急 |
时间: 2015年08月20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未知 浏览次数: |
|
北京耗资8476万元,实施了平原区污染源监测工程,重点对工业园区下游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监控,率先迈开了地下水环境管理的步伐。然而,该项工作的全国性推广工作相对滞后,多项全国性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防治工程在实施方案中一再强调地下水环境监测,但见效甚微,全国新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或地下水污染源监测工程鲜有报道。应进一步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特别是对石化、重金属、轻纺、制革、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源进行重点监测。建议通过建立分级管理的地下水污染源监测网络,构建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分级监测网络构成建议为:一级监测由国家总体布局,针对国家级工业园区;二级监测由省市级人民政府主导,针对省级及以下工业园区和潜在的污染大户;三级监测由企业自主监测,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监测数据,并对监测数据真实性负责。 完善地下水污染预警机制 我国学者在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大多均是对区域性水质恶化的预警。应加快对场地型污染预警的研究,制订预警方案,建立预警机制,特别是对于老企业、废弃场址、重污染行业的大企业应重点关注。依据污染源类型、污染强度、污染影响程度,结合地下水污染发生的滞后性特点等,对突发性地下水污染事件进行分类分级,预判污染发生的风险与级别,建立针对性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地下水突发污染事故的处理效率,降低事故的危害性。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