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地下水已出现氨氮超标100多倍。
记者来到南县浪拔湖镇的水厂,技术人员在实地演示测验后告诉记者,地下水铁超标20多倍,锰超标四五倍,钙质也超标严重。南县水利局一名负责人说:“这是洞庭湖腹地较为普遍的现象,浪拔湖还算好的,隔壁的三仙湖等多个乡镇,地下水铁超标84倍,锰超标20多倍。”
“鱼米之乡”的农田灌溉也成难题。浪拔湖镇新口村村支书罗细安感触尤深,当地村民以前是担心水多了淹田,现在常常遇到缺水,基本的灌溉都很难保证。去年春耕时,有的村民要通宵“守水”,保证自家的田能被灌溉。由于水源减少,导致洞庭湖区罕见地出现为了争水引起纠纷。
来水量锐减,洞庭湖有可能成湖南新“干旱中心”
江湖关系的变化带来水量锐减,对洞庭湖水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洞庭湖有成为湖南省新“干旱中心”的趋势。以联通江湖的藕池河水系为例,三峡工程建成前藕池河每年断流180天左右,建成后平均每年断流250多天,其中藕池河中支最多一年断流301天。
事实上,湖区干旱缺水,与当地江湖关系发生巨变、上游来水量锐减、地表水水量不足、地下水水位下降有着重要关系。
岳阳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刘固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八百里洞庭”之所以浩浩汤汤,得益于南、北两股水注入,南水是湖南境内四大水系湘、资、沅、澧,北水是从太平、松滋、藕池三口注入的长江水。近年来,这两股水的入湖量都在急剧下降,长江来水尤甚。
湖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上世纪50年代,长江水入湖量年均1331.6亿立方米,三峡工程建成后,这一数据减少到500.2亿立方米,洞庭湖水面面积萎缩了335平方公里。尤其明显的是,每年9月至10月三峡水库一开始蓄水,洞庭湖城陵矶水位比天然情况降低约2米。受此影响,洞庭湖提前近2个月进入枯水期,从11月中旬提前到了9月下旬。
受江湖关系变化影响,近年来,洞庭湖腹地的南县、华容、安乡等地多次出现特大干旱,大面积农作物绝收、人畜饮水困难。华容县素有“脚踏洞庭湖、头枕长江水”的美名,在2011年干旱时,县城竟无水可用,只能用一艘挖沙船,以每天16万元的成本,从长江水抽水,整个县城实行分时段供水。农村缺水,农民就往地下深挖上百米,打井取水。
水量减少导致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在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水体萎缩湖床变小已经使这里的鸟类集中栖息地范围萎缩至原来的三分之一;面积达几万亩的鱼类天然产卵场鲁马湖也已逐渐洲滩化,原来随处可见的水生植物野生菰如今难觅足迹。
雪上加霜的是,因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沟港河渠淤塞严重,加上越来越多的内湖“鱼塘化”,目前洞庭湖区垸内水系联结通道被切断,无法应对外湖水位减少的新情况。从小就在湖区长大的常德市西洞庭湖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纪祥说,过去洞庭湖外湖和垸内沟渠之间都是互相连通的,整个水系是一个“活”循环,而现在却面临“死水一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