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求产量,上世纪80年代起,湖区养殖户们就采取向水体投肥的养殖模式,近年来愈演愈烈,高峰时每亩水面的年投肥量达到接近500公斤,大量氨氮超标的废水最终流入洞庭湖。
此外,不少渔民信奉“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养殖滥用药品现象在湖区普遍存在,其危害远胜于一般性污染。由于现有的污水处理厂不能处理抗生素等药品,它们进入饮用水源后,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力保“一湖清水”,治理如何跑赢污染?
在采访中,不少湖区居民感叹,洞庭湖最大优势是水,现在最大的问题也是水。以长远的眼光看,要保住“一湖清水”,必须处理好发展与保护、污染与治理之间的矛盾。
目前,湖区地下水开采过度,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部分旧水厂水源锐减甚至枯竭,无法正常运行,农村的摇把子井更是大量废弃。为防地下水枯竭,必须从加大水源补给、提高地表水水质的根子入手应对水危机。
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建议,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建设一批有利于改善洞庭湖水生态的重大水利工程。如从湖北石首和公安县境内长江段引水入湖工程,沿湖周边河湖疏浚工程等,以改善洞庭入湖出湖水量水质状况,恢复和提升其污染消纳能力。
多位水利专家表示,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建设一批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政策,对于切实改善湖区民生水利、缓解饮水燃眉之急意义重大,相关市州已制定多个实施规划,应抓紧配套政策资金予以落实。
此外,湖区还要克服片面追求GDP、短期经济效益的发展理念,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后发赶超”。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把好新上建设及产业项目关。应对各地规划及上报的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再进行一次梳理,剔除对湖区生态可能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项目。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长期以来,湖区生态优势并没有得到发充分发挥,湖区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环境保护等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传统发展思路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制约。
一些带来巨大污染的传统产业也亟待改造升级。如湖区养殖业要走出高污染低效益的困局,关键还是要在发展模式上进行突破,走绿色发展之路,重新打造“洞庭鱼米香”生态品牌。
实际上,湖区一些企业已在探索生态养殖模式。湖南省大湖股份珊泊湖分公司总经理赵德华介绍,该公司近年来采用生态养殖的方式,既减少了投肥量,又提高了鱼肉品质。
2014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区对此普遍感到振奋。“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不能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刘帅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要以生态的方式去发展经济,探索的方向错了,就会误失良机。”
“规划立足保障生态安全、水安全、国家粮食安全等,为洞庭湖区提供了一个全新定位,明确了洞庭湖的治水模式由侧重防洪保安向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