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危机现状 |
时间: 2011年10月21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
|
依法对水资源进行管理,这是一些国家(地区)通常的做法。如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国,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除了制定水资源经济政策,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外,还依法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对水资源起了巨大的保护作用。如美国为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制定了一整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依据,明确权力、责任和义务,处理中央、地方、社会群体的利益分配,使管理有法可依。早在1933年通过的“田纳西流域管理法案”,对利用水资源发电、发展工农业以及植树造林等,都有详细规定。加拿大在对水资源的管理中,不仅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依法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同时还建立水资源管理的权威机构,如BC水电局,全面负责对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代表国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规划、保护和发展的工作。 人类社会面临的水资源危机,不能不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沉重的包袱,为此世界在积极寻找新水源,进行各种尝试,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南极洲的冰,约有13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地球上所有河流在650年间的总流量。南极大陆的冰层,集中了全球淡水资源的70%,如全部融化成水,将可供应全世界人口需用数万年。为此,一些国家的科学家们正在进行这项宏伟工程的科学规划。此项工作虽然较为遥远,但终究可以给人类带来希望。海洋水量丰富,只要加以提炼,亦可造福人类。目前一些国家(地区)已投入大量资金建立海水淡化厂,如中东地区建立的海水淡化厂有1000多家,全世界建成的海水淡化厂多达近8000家。海水淡化已成为一些国家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一些水利专家在积极进行寻找海底淡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在巴林群岛,人们从海底的涌泉中汲取淡水;在爱琴海,一些国家用钢筋混凝土筑起大坝,将海底的淡水加以开发,供农田灌溉和工业、生活用水。科学家们还试图采用钻石油的技术,用于海底的淡水开发。从沙漠地下取水已成现实,不少国家从沙漠的深层开采出可供生活饮用的幸福水。科学家们还在非洲的北部撒哈拉大沙漠地下1000多米的深层,发现蕴藏有大量的淡水。截雾取水已不是天方夜谭,一些科学家根据雾中含水的理论,提出了截雾取水的方法,并用于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加拿大一个雾水处理厂,平均每天可供水1万多升,在浓雾季节每天可供水达10万多升。这项技术不仅经济,且技术含量不高,便于在一些国家(地区)推行。 为了减缓用水的矛盾,一些国家(地区)还调整供水布局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开发利用城市污水资源;搞防渗工程;投下大量的人、财、物去挽救“死去的河流”等。 水是生命之源,是最可宝贵的资源,为此人类社会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保持和珍惜每一滴水。[1] 水危机 - 世界水日 第16个世界水日关注全球水危机 3月22日是第16个世界水日。由于2008年是国际环境卫生年,因此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涉水卫生”。由于管理不善、资源匮乏、环境变化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约有1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26亿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同时,水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并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潘基文呼吁——采取行动解决全球水危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世界水日恰逢国际环境卫生年,这迫切要求我们推动各方就这一影响到地球1/3以上人口的危机采取行动。 潘基文说,每20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全球26亿人所面临的恶劣卫生条件。卫生条件差,加上缺少安全的饮用水和良好的保健服务,造成骇人的全球大量人口死亡。在这种恶劣条件下,生存下来的人们也很难有机会过上健康而又能从事生产活动的生活。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尽管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是这一工作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阻碍,包括人口增长、大面积贫穷、用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投资不足,而罪魁祸首则是缺乏政治意愿。各国应超越宣传的层面,积极推动各方采取切实行动,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北美—— 4100万人每天喝“药水” 北美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淡水资源的大约13%),但有时还是感到水资源不足的压力。作为加拿大大草原主要水源的冰川和积雪地正在萎缩。某些城市也存在供水紧张、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据最近进行的一项水调查发现,美国有4100万人的饮用水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包括抗生素、抗痉挛药物、镇静剂等。尽管饮用水中药物含量甚微,不会即刻损害健康,但科学家担心,通过饮水长期摄入这些药物可能会危害健康。 ★南美——拥有全球1/4水资源 南美洲拥有全球1/4的水资源,而南美大陆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6。但南美森林面积一直在缩小,水资源因此受到严重威胁,加上南美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用水量,所以,在保护水源方面,南美绝对没到高枕无忧的地步。 ★欧洲——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日前发表公报说,欧洲仍有一亿多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欧洲及全球其他地区必须对水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非洲——1/3人口缺乏饮用水 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非洲的河流面临着极大的威胁,这将导致1/4的非洲大陆会在本世纪末处于严重的缺水状态。该报告发现非洲大陆的河道对降雨量的变化高度敏感。在非洲西部,即使是少量的降水量下降都将致使河流减少80%的流量,这一切会导致科学家们称做的“水难民”情况的发生。 非洲目前1/3人口缺乏饮用水,而有近半数的非洲人因饮用不洁净水而染病。而水资源问题也很可能会成为一些非洲国家之间发生纷争或冲突的导火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很多乡下妇女和女孩每天必须走数公里,才能找到水源。因为这种体力劳动,这些妇女和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整日为家庭和生计奔忙。 尼罗河水作为埃及最主要的水资源几千年来已承载了太多的负担。为保证埃及人民用上“放心水”,政府治理工业和生活废水,优先实施保护尼罗河主干道环境的工程。 ★大洋洲——提出“环境是合法用水户” 即便在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水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澳大利亚2002年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干旱,此后旱情有所缓解,但从2006年开始,干旱再次光顾。受到旱灾影响最严重的是默累-达令盆地。 最近由顶尖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气候变化的分析表明,降雨减少很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近年来,为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采取措施,建立水分配与水权综合管理体系,并明确提出一句响亮口号“环境是合法用水户”。 ★亚洲——恒河列入污染最严重之列 水污染、洪灾和旱灾已成为南亚面临的三大与水有关的“灾害”。印度的生活用水质量在全球被评估的122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三,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当地居民饮用和在烹饪时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经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水污染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健康。流经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恒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 据路透社日前报道,以色列的滴灌节水技术如今再获突破,实现了利用紫外线净化水和利用细菌处理有机污水。以色列60%国土面积被列为干旱地区,境内所有水资源均归国家所有。伊拉克战争爆发五年后的今天,伊拉克有数百万人缺乏干净的饮用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