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价格影响到中水的需求。“目前由于技术和规模问题,中水回用的成本偏高,超过了任何水源。”高林说。所以许多单位宁可使用自来水或者地下水,也不用中水,即就是中水水源很近,但却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每吨10元钱的水和每吨0.15元的水,你用哪个?”王振宇这样问记者。高昂的成本,使中水成为奢侈品。
中水回用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水源地→自来水公司制水→供水→使用→排水→治污→中水回用→水源地。记者采访获悉,这个产业链的断裂,除了客观的因素外,政府管理的缺位,也成为中水回用难的主因。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适应中水回用的制度体系,包括中水回用标准、中水监管、中水工程投入等。同时,城市水资源管理比较混乱。
据胡松涛介绍,城市供水和污水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这种多头管理,实际上变成了多头制约。
高林说,发达国家均实施水的统一管理,使城市污水的治理能达到预期目的,污水回用也较顺利。
此外,记者采访发现,我国中水回用监管薄弱。这种薄弱不仅在项目立项环节,也存在于建成后的运行环节。
业内认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中水目前还难以承担起“第二水源”的重任,既缺水又不能回用中水成为目前我国缺水面临的最大问题。
编辑:周子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