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分水多么科学、多么好,最后水事纠纷是避免不了的,水事纠纷处理的主要依据是水文资料和分水协议。在水权市场中,各级水文部门的水文资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料,所以水文部门要提高资料的精度,保证水权转让市场计量的公正性。
4 服务现代水权制度,水文工作的方向
河北省水资源的宏观稀缺为建立全省普遍的水权体系的提供了重要前提,若无宏观稀缺,建立水权体系的必要性大大减少。在宏观稀缺的情况下,若无水权体系,就会出现宏观意义上的过度用水和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现代水权制度要求水文部门加强以下工作。
4.1 加强水文规律的科学研究
水资源随机性、流动性是水权分配的难点。区域、河流水资源有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之分,有连枯、连丰的情况。一年之中有枯水期、丰水期。而且这种变化是随机的,它只符合统计规律。此外水资源不像矿产、森林、耕地等资源全部有用,水资源中只有通过水利工程能够给人类使用的那部分才具有价值。通过对水文规律的科学研究,为水权制度实施提供切合实际的建议,是水文工作者的职责。水权是涉水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以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作为水权配置的约束条件。水文部门要对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计算。结合水功能区划,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研究提高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措施。
4.2 加强水文信息化建设
水文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和地下水超采区监测,提高水文服务能力,继续推进水文现代化。加强防汛指挥系统、水保监测系统、电子政务、数字流域等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降低水权交易的成本和提高时效性,为水权转换和水市场提供优质、公平、高效的服务。
4.3 加强水文监测工作
水权制度要求按照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双控制的要求,配置水资源。水文监测体系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也是现代化管理的必备物质条件,是实行行政管理手段和经济管理手段的保证。水资源即时调度、水资源变化状态监控和水市场交易量测都需要有监测体系做保证。监测体系由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分析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相应硬件设备组成。监测体系要与水系相对应,覆盖所有计量断面尤其要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加强对供水水源地、行政区界、重点河湖的水量水质监测,对用水和排污进行有效监控,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
作者:付学功 李瑞森
沧州水文局2012-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