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农村饮用水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改水改厕项目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并逐年增加。其次,对大型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要积极组合包装立项,争取国家、省、市支持。第三,有条件的乡镇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第四,坚持“谁投资,谁受益”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介入改水改厕项目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解决改水改厕资金不足。第五,从村集体资金中提取一部分和由用户自筹一部分。另外,供水企业在管道安装费用上要给予适当优惠。
3.4强化服务,严格管理。水质监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要加强疾控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和经费,更新仪器设备,尽快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定期不定期地对各类饮水系统进行水质监测,通报水质状况,指导农民饮用安全水,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对集中式供水工程,要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要加强对农村打井取水的监督管理,禁止和限制任意打井取水。
3.5防治污染,保护水源。加强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的治本之策。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第一,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定管理办法,加强水源涵养。第二,大力防治工业污染。要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第三,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第四,抓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2-7-16
|